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董东东:“创二代”既要仰望星空 也要脚踏实地

2020-12-20 04:15:01
相关推荐

创业:自我和“妥协”之间

初见董东东,没有来得及寒暄就开始了采访,忙碌、敬业、谦逊、周到,敏锐而富有活力,是笔者对董东东的第一印象。

2008年,毕业于临沂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董东东满怀梦想和激情,来到上海一家科技公司应聘。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他从没有工资的实习生做起,一路做到技术总监,又做到浙江某银行金融检测系统的项目经理。

刚开始接手浙江某银行项目时,公司派驻的人手有限,“白加黑,五加二”是工作常态,加班到凌晨也是家常便饭。

“写代码要有严谨缜密的思维,不管前期做了多少工作,只要写错一行,就会前功尽弃,有时候为了调整一个代码会熬上一整夜,自己写的代码出了问题,只能自己一点点解决。” 董东东说,从做软件开发写代码开始,他就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细节决定成败 ,做事情之前要思虑周全,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不利因素都要考虑进去,才不至于措手不及;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出了问题要深入研判、深入分析、反复思考直至彻底解决。

从小看着父亲创业,在父亲身上他学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却从来没有过“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优越感,“那时候真的是激情满满,只想靠自己的能力创出一番事业。”

2011年,董东东毅然放弃了待遇优渥的工作,带着满满的创业激情回到了临沂。

用自己仅有的积蓄创办了当时临沂第一家网上超市。线上,他自己做软件开发,线下又开了一家给网店供货的小超市。

为了推广自己的网上超市,董东东大街小巷地跑着发单页,在各个小区爬着楼梯一层一层地发,常常忙到深夜才收工回家。

虽然晚上写代码,白天发单页的日子很辛苦,但当他接到第一份网上订单——一包鸡爪、一桶大碗面的时候,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奋足以冲淡所有疲惫。

那时候的临沂,“网上超市”还是新生事物,虽然董东东做了大量努力,但还是收益甚微,所以他决定转型,做他自己擅长的专业——开工作室,专业写代码。

他记得当时接的最大的一个订单是5万元,董东东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客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是对他专业水准的认可和肯定,让董东东倍受鼓舞。

当然也有“备受摧残”的时候:比如为了一个1500元的订单,被客户各种奇葩要求地“折磨”一两个月;为了接到订单,跟客户百般周旋,好话说尽;为了赶进度加班到凌晨......

创业的过程虽然辛苦,一年下来能有30多万的收入,对于当时二十岁出头的董东东而言,已是小有成就,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收获,心里格外踏实。

选择自己创业,董东东不仅想证明自己,更因为不想辜负自己沸腾的青春和梦想。

但是,无数个深夜,他的眼前都会出现父亲略显疲倦的身影和眼中深深的期许。

董东东知道,从读书到创业,父亲一直在默默注视和鼓励着自己,从未多加干涉,只是放手让他历经磨砺,慢慢成长。

他深知父亲30多年来创业的艰辛和不易。对于公司的生产、管理、运营,父亲都轻车熟路, 但是对于电商、互联网这些新生事物,却力不从心。这已是大势所趋,新的经济形势下,那个倾注了父亲几十年心血的企业,亟待他这样有知识、有思想的新生力量接过发展的“接力棒”,再铸辉煌。

是回家“接班”还是自己创业,其实这些年他也一直在徘徊。

父亲从事的纺织行业与自己兴趣和从事的专业相去甚远,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但是想到父亲日渐疲惫的身影和公司面临的处境,他又不忍动容。

是坚守内心的自我还是“妥协”,让董东东犹豫不决。

是妻子的一句话让他幡然醒悟:“如果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互联网思维把父亲的公司做大做强,让这家地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回去‘接班’一样可以实现当初的创业梦想”。

其实,在董东东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情怀,既不为人知也不敢轻易碰触:那就是对于家族企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奥博纺织有一句宣传语叫“一丝一线织流年”,于他而言,奥博“织”出的流年里有父辈创业的艰辛,有自己的青春梦想,更有未来坚定的砥砺前行和异彩纷呈。

父亲董勤可创办的临沂市奥博纺织制线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与董东东同龄。

作为父亲,董勤可懂得儿子对创业梦想的倔强与坚持,但是他更知道,奥博纺织这家有着34年历史,凝聚着自己和整个家族希望与心血的企业,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期。企业要传承,要发展,要与时俱进,就需要有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用新时代的眼光、思维来推动,才能不断向前。对于企业而言,唯有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做事业就要只争朝夕,在内心的自我与“妥协”之间,在自己的青春梦想和“接班”之间,董东东果敢地选择了后者。

接管:传承的是商业基因,更是创业精神

2012年董东东正式接管临沂市奥博纺织制线有限公司。父亲董勤可把公司交给了他,既没有叮嘱,也没有要求,只让他放手去做。

“父亲没有多说是信任,但对我来说却意味着更大的压力。”虽说从小跟着父亲在公司耳濡目染,但是真正接管公司就要脚踏实地,从管理模式、运营思路到整个行业的深入了解,着实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

“以前吃苦习惯了,倒也没觉得累,就是有压力,莫名的,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当时感觉整个人就像一下子陷入了一座孤岛,内心深处全是茫然和无助。既然接过来了,就只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公司承载着太多人的心血和期望,我不敢辜负。”董东东说。

董东东的父亲董勤可1983年开始创业。没有厂房就自己盖,没有设备就自己组装,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原材料紧缺,为了买到30几个纱线球,都需要拉着地排车走上十几里路,再在工厂门口蹲上一整天。

生产出来的线团,先是送到供销社,后来由妻子带到西郊大棚底销售,产品从纱团到线球不断更新,市场供不应求。

像那个年代的民营企业一样,“奥博”的厂房几经搬迁,从当年的小岭合线厂到环宇制线厂,才发展到今天的奥博纺织制线有限公司。董勤可从一穷二白,到完成原始积累,再到滚雪球式的发展到今天,企业每向前一步都浸透着他的汗水和心血。

那一代的临商人,在创业中把沂蒙精神的吃苦耐劳、务实奋进书写得淋漓尽致。1960年出生的董勤可,83年开始创业,今年已经60岁的他,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这个企业。

他把奥博纺织的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1983年-2000年为初创期,完成了从制线到纺纱的发展,并初步形成产业链;2000-2010年为发展期,实现了从民用线到工业用线的发展和过渡;从 2010年至今则为巩固创新期。

然而,随着互联网、电商平台的不断兴起和发展,董勤可意识到企业的发展又一次进入了瓶颈期。新的商业模式,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立足当下,让企业尽快实现转型升级,才是制胜的关键。

他深知,企业需要传承,但更需要创新,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唯有尽快转变思想“用新人,走新路”,才能实现奥博的二次发展和崛起。

从父亲手里接过“接力棒”的董东东,接过的是父亲身上的商业基因,是临商人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但是他更需要的是: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只争朝夕和不断创新的新时代创业精神。

发展: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纺织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丝绸之路开始,纺织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一直产生着重要作用。

“有人说纺织行业是传统行业,但我认为纺织行业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朝阳产业。”对于纺织行业,董东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董东东从父亲手里接过的奥博纺织,各方面运营都已经趋于稳定,他知道这是父亲苦心经营的结果。

但随着不断深入了解,慢慢发现了管理上的漏洞:比如车间工人一直是根据耗电量来计件发工资,而实际情况却是,成品出货率往往与耗电量不成正比。能否换一种更科学的计件方法,既能提高效率、节省资源,又能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于是,在董东东的带领下奥博纺织开启了新一轮的改革:高薪聘用专业人才加盟,并参与公司的管理运营和转型升级;从2013年奥博智能信息化办公自动系统运行开始,逐步实现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销售管理等信息的及时传输;2018年管理团队又逐步完善了OA办公系统,并进行了生产机器联网覆盖、生产线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升级……奥博纺织的改革创新翻开了新的篇章。

经过一系列改革,公司从产能到效率都显著提升,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团队意识和凝聚力都有了极大的改善,整个公司呈现出节奏明快、奋发向上、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

一系列的变化,给这个有着34年历史的企业,重新注入了活力,也更加坚定了董东东带领奥博突破传统行业壁垒,向国际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前进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创二代’,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既要发扬父辈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精神,也要坚守与开拓并举,专注与创新并重,整合资源搭建共赢平台,更要有前瞻性的远景规划,放眼未来,期待美好。”在董东东看来,将传统产业嫁接互联网思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带领行业进步,实现转型升级,是青年创业一代肩负的时代使命。

创新:先“承”后“创”才能继往开来

“当前,纺织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也正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优势企业正通过不断创新来提升竞争力。创新意识、品牌影响、企业文化、新技革命、创造力等,这些现代企业的要素正在影响纺织行业的发展轨迹。”董东东意识到,奥博作为一家有着34年历史的企业,要想续写辉煌,必须创新发展。

新的发展时期,董东东给公司的定位是:在传承中创新。在立足和深耕纺织行业的同时,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探路者。

自2012年至今,在董东东的带领下,临沂市奥博纺织制线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占地200亩,下辖4个实业工厂,1家贸易公司,1个大型仓储,厂房面积达20万平方米,员工1000余人,拥有纺纱制线设备6万锭,年产各类纱线20000吨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销售网遍布全国各地,俨然成为了国内制线行业的佼佼者。

同时,奥博纺织制线有限公司也在不断注重科技产品创新,先后获得8项国家专利,公司商标“奥博环宇”被评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并先后荣膺“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临沂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并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创业,就是要追赶行业领先者。”董东东认为,父辈的创业更多体现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如今,人们的知识和视野早已今非昔比,作为“创二代”,不仅要传承父辈可贵的精神品质,还应具有创新能力和强大的行动力,结合现代商业业态和发展方向,要着眼全球,更要放眼未来。

在稳步夯实国内市场的同时,让父亲的地方产业走上国际化大舞台,是他一直以来的夙愿。2016年,董东东开始搭建奥博纺织的国际贸易平台,布局开拓国际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产品已经远销欧、美、非、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

在采访中,董东东反复提及“商业模式创新、品牌价值、生态产业链、跨界技术应用”等新名词。“勇于突破,开放创新,推动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把心中的梦想蓝图变成手里的施工草图,才能不断突破创新,成就未来的伟大宏图。”董东东这样说。

“父亲创业30多年了,现在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创业状态和创业激情,我们更没有理由安于现状。”

“‘临商精神’是父辈们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不仅是对他们的致敬,也是在新的历史机遇期,接好‘接力棒’,跑好‘接力’的自我鞭策。”

对创业的热爱让董东东一直处于“白加黑,五加二”、只争朝夕的工作状态。在他的以身作则下,公司整个团队始终处于高效运转模式。“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时代和环境常常带给我紧迫感、危机感,但更多的是使命感。”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青年要有新作为。

“作为企业接班人,接在手中的是带领企业发展壮大责任。”董东东坦言。

“新的经济环境,倒逼我们不断提升生产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倡导全民健康的大环境下,深耕纺织行业,进军医疗健康产业,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只要我们能迎难而上,紧抓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在风云变幻的经济环境中不断发展,稳健前行。”

创业永远在路上。面对与父辈不同的经济形势和产业环境,用超越前一代的视野和格局带领企业逆势而上,继往开来,创新发展,或许才是作为“创二代”的董东东最为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编者说/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创二代”的崛起,意味着这个群体在新的环境下逐步成长、成熟,也意味着一个全新商业时代的开启。

董东东是典型的“创二代”,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上一代临商人的务实奋进,也看到了新一代临商人的继往开来和开拓创新。

新时代赋予社会不同的元素,“创二代”不仅是站在父辈肩膀上,更是站在时代的肩膀上。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受到父辈良好的商业熏陶,在商业的道路上,有想法、有资源、敢想敢干、敢拼敢闯,必将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创新力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作文300字 静 作文 恐怖作文 我的玩具作文 我的幸福 作文 作文大纲 约定作文 作文我想对你说 我的幸福作文 勤劳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的作文 跑步的作文 作文批注 作文300字四年级 日常生活作文 乒乓球作文 逆境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 后悔的作文 动物园的作文 青春600字作文 分手作文 励志作文素材 的自述作文 的那一刻作文 作文好题目 展望作文 母亲节 作文 作文好的开头 初一下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