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老舍《茶馆》再现了清朝北京旗人生活场景

2020-12-20 16:55:01
相关推荐

作者:史遇春

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是中国当代戏剧作品中的经典。这部剧作创作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时至今日,六十年过去了,《茶馆》还在舞台上演,受众依然兴致勃勃。《茶馆》展示的是戊戌变法【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军阀混战(清末民初时期到抗战之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三个时期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

说到茶馆,那么,清朝京师的茶馆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呢?

清人陈恒庆《谏书稀庵笔记》中的《京师茶馆》一节,就是对清朝京师茶馆的记述,本文即依此成章。

陈恒庆曾经在京师担任清廷的官员多年,他对京师社会的观察十分细致。在陈恒庆的笔记中,对京师的很多平常生活场景都有记述。很庆幸他的有心,让我们能够在百年以后,通过文字,穿越回那个时代,见识那时的社会风貌、人情风习。

清朝京师的通衢大道之中,一定会有好多处茶馆。

为什么会有这么些茶馆呢?

主要原因是,满洲人早上有饮茶的习惯。

旗人早晨起来,盥洗之后,就要饮茶。富贵人家呢,基本都是在自己的家中饮茶。那些家境一般、生活闲散的人,往往都会聚集到茶馆之中饮茶。

就是因为旗人早上有饮茶的需求,这才催生了京师茶馆的兴起与繁荣。

记得,中国人最常用的问候语是:“吃了没?”

清朝京师满洲人早晨的问候语却稍有不同,他们早上见面后,一定会问:“喝茶不?”

京师的茶馆之中,有茶壶,有茶碗,有点心,还有随意小吃。一切小的饮食,茶馆里面还是挺齐备的。所以,旗人早晨在茶馆,不只是单纯饮茶而已,也有可配茶的点心和随意小吃供食用。

茶馆之中,除了饮食之外,还兼着卖点酒。看来,茶馆想得还是蛮周到的,茶喝过了,如果高兴起来,想喝点小酒,也不用再跑去别处沽酒。

一般从辰时(早上7点到9点)到巳时(早上9点到11点),是茶馆里最热闹的时候,真可以说是宾客盈门、高朋满座。

这个时候,茶馆里言天说地、高谈阔论。茶馆里很多街谈巷议的话头,都是很有趣、很好玩、非常值得一听的。

那些来茶馆的旗人,一般都不会空着手过来,他们大多都有随身携带的物件:

有提画眉鸟笼的、有拎白翎(疑为百灵)鸟笼的、有托鹦鹉鸟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都是旗人鸟笼中的爱宠。

到了茶馆之后,提着鸟笼子的旗人们,会把笼 子放在案几上,让各自的鸟儿鸣唱平日教习的各种鸣叫声音,或者让鸟儿学说人语。

有趣的是,鸣唱的鸟儿,鸣唱时,所有会鸣唱的鸟儿就一齐发声;学语学舌的鸟儿,学语学舌时,所有能够学语学舌的鸟儿就共同“说话”;真是蔚为大观。这种场面,还真有些平常大家都喜欢说的“一犬吠而百犬应”的意味。

鸟儿是非常有灵性的,这一点,众所周知。

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虫豸也有灵性。

到了秋冬之间,去茶馆饮茶的旗人中,有一些人会带着若干个葫芦前去。这个葫芦,不是神话传说中神仙身边的那种宝葫芦,而是旗人用来装虫豸的瓷葫芦。

瓷葫芦里的虫豸有蝈蝈、有油胡卢(也做油葫芦)。

油葫芦和蝈蝈有点像,但是,它比蝈蝈稍微大一些。油葫芦与蝈蝈的特别之处,就是它们都能用翅膀发出声音。一旦一只虫豸鸣叫起来,其他虫豸也会跟着鸣唱起来。

这些虫豸和鸟儿,有的是提携者本人蓄养的;有的则是京城里的世家大族蓄养的,提携者为世家大族的僮仆。僮仆们提着鸟儿、虫儿来到茶馆,就是为了向众人夸耀主人家蓄养的名贵爱宠。

这种把鸟儿、虫儿拿来茶馆互相夸比的僮仆,京师还有特别的叫法,称他们为“把扯”。“把扯”的专职工作就是侍弄这些鸟儿、虫儿。

由此可见,那时候京师里的满洲人,富贵人家的日子,都是养尊处优的。他们的日常,就是想方设法娱悦耳目,以消磨时日,来打发光阴。他们的生活,是安然平静的。

那个时候,就是地位较低的满洲人,还是能够每月向朝廷支领钱财粮食,妻子儿女,不用劳作,就可以坐享其成。这些人,不需要务农、不需要从商,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这种状况,在清朝的京师之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除了蝈蝈和油葫芦之外,虫豸里面的蟋蟀,也是那个时候很多人的爱宠。

一般到了中秋节前后,茶馆里面还会开斗蟋蟀的赌局。

这种赌局,赌注下得很大,所以,常常会一输赤贫、一赢巨富。

这种赌局,也是官方禁止的。

斗蟋蟀开赌时,需要记账。为了规避律令的制裁,账簿上不敢写钱数,而是写月饼几斤。比如,某人与某人对局,输赢月饼多少斤。实际结账时,按上等月饼的价格来计算钱数的多少。

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照顾蟋蟀的“把扯”。斗蟋蟀时,也是这些“把扯”出面主持。

装蟋蟀的盆子,也是十分讲究的。清朝初期赵文玉所做的蟋蟀盆,是公认的上品,一只价值十两银子。

蟋蟀的养法,也很精细。一般,要把蟋蟀放在庭院之中,到了中午,阳光太强烈的时候,就用虾须小帘将蟋蟀盆遮盖起来。这种虾须小帘的好处,就是既可以为蟋蟀遮阳,又可以通过缝隙,让蟋蟀稍稍接触阳光与和风。这样,养出来的蟋蟀才会体格强健。

斗蟋蟀,也是很有门道的。

那个时候,就已经有重量级的概念了。所谓的重量级,其实和今天拳击运动中的重量级类似。

看来,中国人在清朝时就已经很先进了。至少,在斗蟋蟀时,就已经很先进了。

斗蟋蟀,是要分重量级的。不是所有蟋蟀,不分大小地乱斗。

斗蟋蟀之前,先要把参加战斗的蟋蟀用小戥[děng]子(用小铜点做刻度标记的微型秤,用来称贵重物品,如金、银、药品等,最大单位是两。)称一下,体重相等、也就是一个重量级的蟋蟀,才可以相互战斗。

养蟋蟀的世家大族,一年养蟋蟀的费用、斗蟋蟀的赌资,全部加起来,要用一千两银子上下。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提,满洲人家还有养金鱼的爱好与习惯。当然,金鱼的饲养看护,也会另有“把扯”。

这些金鱼,也是很费钱财的,一尾带绒球的红金鱼、一尾纯蓝色的金鱼,一般都需要五六两银子。

当日满洲人的生活,很是悠闲,有闲散的时间可以进茶馆饮茶,可以斗鸟、斗虫。

想一想,把有用的钱财,花在养一些没有用的东西上,而且花费不菲。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京师满洲人的生活,是多么地优裕啊!

附文中相关资料:

蝈蝈、蟋蟀、油葫芦被称为三大鸣虫。

【蝈蝈】别名很多,如哥哥、蛞蛞、蚰子等,体格较大,外形与蝗虫相像,身体草绿色,触角细长。雄虫的前翅互相摩擦,能发出“括括括”的声音,叫声清脆洪亮,深受鸣虫爱好者喜爱。从观赏角度对蝈蝈按体色分类,可分为绿蝈蝈、黑蝈蝈、山青蝈蝈、草白蝈蝈、异色蝈蝈。按产地对蝈蝈分类,可分为北蝈蝈与南蝈蝈两大类,北蝈蝈优于南蝈蝈;北蝈蝈又分为京蝈蝈、冀蝈蝈、晋蝈蝈、鲁蝈蝈;京蝈蝈又叫燕蝈蝈,燕蝈蝈最有名的是安子沟的大山蝈蝈,以产黑色大铁蝈蝈著称。主要食物是瓜果、豆类、菜叶、蚂蚱等,人们一般会用小竹笼饲养观赏。蝈蝈作为欣赏娱乐昆虫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如在古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就有几百年编笼捕蝈蝈的历史。

【油葫芦】又名结缕黄、油壶鲁,由于其全身油光锃亮,就象刚从油瓶中捞出似的,又因其鸣声好像油从葫芦里倾注出来的声音,还因为它的成虫爱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名油葫。油葫芦在中国分布极广,几乎各省都有。油葫芦的品种较多,常见的品种有体色偏黑的“黑葫芦”;体色偏棕的“红油葫芦”。有一种称“琵琶翅”的,翅长,末端钝圆,可盖过尾须的1/3,其鸣声洪亮;有一种翅翼很薄而透明的,称“玻璃翅”或“薄翅”,鸣叫的声音较低而发飘;有一种称为“长翼”的,翅长但端部不宽,声音一般是中音。油葫芦头部额高着称为“寿星头”;头圆而宽者称为“蒜头”;头浑圆者称为“珠头”。三者中以“寿星头”为贵。油葫芦的鸣声,其音节大致有两类:有一类的鸣声如“居---、优、优、优”,像是油从葫芦中倾注出来的声音,是名副其实的油葫芦,此为佳品;另一类鸣声如“吉、吉、吉”,则属较次者。

【蟋蟀】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啮食植物茎叶、种实和根部,是农业害虫;也是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养、斗蟋蟀从唐朝天宝年间开始,兴于宋,盛于明清。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多呈圆桶状,体色变化较大,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或为绿色、黄色等;体色均一者较少,多数为杂色。蟋蟀的触角为丝状,远长于体长;有的蟋蟀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后腿粗壮。雄虫前翅举起,左右摩擦,发出音调。翅膀有明显凹凸花纹的是雄的,翅纹平直的是雌的。

(全文结束)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多肉的作文 小金鱼作文 写熊猫的作文 炒菜的作文 有趣的游戏作文 踢足球的作文 200字作文素材 做客作文 作文通讯 100个字的作文 精彩瞬间作文 坚持不懈作文 写妹妹的作文 八年级语文作文 情话小作文 三年级100字作文 一年级小作文 有趣的事情作文 四年级上册的作文 写景作文开头 四年级的作文400字 科技发展作文 历史小作文 写童年的作文 作文遇见600字 写父亲的作文 春天的作文怎么写 写小猫的作文 写家人的作文 五年级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