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孔子被誉为圣人 但你可知他是怎样好学的吗

2020-12-20 20:55:01
相关推荐

至圣先师孔子,首先是一位好学不倦的知识分子,而且他的好学,是终生的学习,这种勤奋的精神,是无人可及的,我们今天学习儒学,要做一个儒者,要成为孔孟之徒,好学是第一个首先要跟孔子学习的。

为什么要这么好学呢?因为理想高远,难以企及,所以必须不间断地努力了。而理想就是儒者之所以为儒者的地方,儒者的理想就是服务社会,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孔子的好学精神。

好学精神一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一定可以找到跟我一样忠厚老实瘩人,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像我这样地好学。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平常,孔子肯定是一位谨慎谦虚的人,然而,在好学的这件事情上,孔子是不谦虚的,为什么不谦虚?因为他自己要作为学生的表率,要起带头作用,所以要给学生压力,因为这也根本就是事实,而这种事实,倒不见得会引人忌妒,财富权势地位荣誉都会引起别人的忌妒,所以要谦虚,但好学用功这种事情,是要付出辛劳的,一般人都是舍不得辛苦的,都是好逸恶劳的,所以大方表露自己的好学是无妨的。

如果我们想学习,就要想到这句话,因为孔子比我们任何人都好学,所以,赶快去学习吧。

好学精神二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以上三件事情,都是孔子爱做、喜欢做、能做的事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困难,但是对他而言,一点儿都不困难。为什么不难呢?关键就是喜欢。

默而识之,看到事情认真反思,自己心下就明白了,这也表示,孔子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学习,什么事情都用心看,就学到东西了。孔子智商高,可以做到这样,但这就表示他的事事用心的态度,是这个态度才学到那么多东西的。

学而不厌,为什么学习总不会厌烦呢?不是因为学不会,或没学好,而是学无止境,学了还要不断地学习。为什么要不断地学习?因为要面对无数的问题。为什么要面对无数的问题?因为希望这个社会更好,因为理想是无尽的,所以必须要学习的东西就会无穷无尽。归根结柢还是理想的催动了。

诲人不倦,为什么要诲人?因为希望有用的知识、正确的道理是大家都来学习的,学好了就能为社会服务,把社会建设好。为什么不倦?既然希望社会好,就需要大家都来服务,就必须把大家都教会教好,这就需要坚持要毅力要体力,要不倦。

以上这三件事,孔子都说于他是没事的,不辛苦的,没什么难的。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是困难的,难以持续不断的,但是对孔子而言,在理想的驱动下,就不难了。

所以,我们要跟孔子学习的事情是,人要有理想,就会充满干劲。至于理想从何而来呢?那就是来自你对人们的关心,也就是仁。

好学精神三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说自己整天努力用功读书讲课,忘了吃饭,乐得没有烦恼,也不知道自己年纪多大了。

孔子为什么说不知老之将至呢?其实他事实上是年纪大了,一般人年纪大了以后,就在颐养天年、休息养生,但孔子不是这样,就算年过五十甚至六十,他还是工作不断。他做些什么工作呢?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也就是学术研究工作。同时,孔子还讲学授课。做着这些事情,能对社会有帮助,能让知识分子知所适从,能带领青年人懂得为国服务,既然如此,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因此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好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年龄不是问题,有没有理想才是问题,你现在几岁了?你还在学习吗?

好学精神四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你想要造一座山,很难吧,但不是不可能,但若是不想做,那当然什么都不可能。如果在平地上开工,一桶一桶的泥土堆上去,只要我愿意,就做了,总有成功的一天。

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是自发的,自立的,立志向学,绝不停止。所以不论任务如何艰巨,只要踏出第一步,有立志者,就不停止,但是一般人没有立志,就会停止,所以,这一切还是都是自己的意志力决定的。孔子在学习上,自己有意志力,也告诫弟子都要有坚定的意志。

我们从这一句话中要学到,不管难不难,做了都有成功的时候,只怕没决心,走几步就停下来,这样是不会有效果的。

好学精神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于求之者也。」

我不是天生就会很多东西的人,我只是信赖古人,勤勉用功跟他们学到很多东西。

孔子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

王阳明曾经讲过圣人生而知之的事情,圣人生而知之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那就是良知良能的作用,王阳明要大家先学圣人生而知之的事情,也就是天生就会的事情,就是提起自己的良知,良知孟子就说每一个人都有的。先学着把这个做起来,而不必去学圣人后天还要学习的东西。

但是,孔子这里却大谈特谈我非生而知之,那么,孔子究竟是生而知之还是非生而知之呢?实际上,这就是语意分析的问题,分析清楚就好了。

王阳明所讲的良知良能生而知之,是任何人都具备的,孔子在这方面当然是生而知之,重点是孔子比我们任何人都更能呈显而已,所以我们自己也要去呈显它。

但是,对于闻见之知的后天知识,以及就算是德性之知,它也会有具体落实实践的部分,这也是后天要学习的,这些就不是能够生而知之的了,这也就是孔子要学习的东西,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孔子也必须好古,敏于求之者也。这里头,就有爱好,于是勤勉地学习。为什么好古呢?因为孔子心目中的古人充满了道德正义,所以向他们学习。这些孔子都是要学习的。

所以,我们不要仗恃自己的智商高,有天分,具体的经验知识还是要靠勤勉才学得会的。至于天分一般的我们,那不是更要勤勉学习吗?关键还是要有理想,它才会促动你去学习。

好学精神六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追求理想,而不是求自己温饱。种田的人,也会有挨饿受冻的时刻。读书的人,却可能有俸禄在等着他,所以人要做个追求理想的人,不必担心自己的温饱问题。

谋道就是求学以为社会服务,做这件事情,走在这条路上,总是会有相应的职务等着你,让你有工作、有酬劳、有饭吃。当然,目的不在富贵,但温饱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只是一心为谋食的话,其实还是会有丢掉工作、没有职务的时候,就像种田的,也会因为天气的关系一年收成都没了,所以不一定是要谋食就可以得食。

反而如果一心求学谋道,自然会有工作等着你。这就是说,关键在于自己的方向与准备,方向明确,能力具备,自然会有生活的供给。所以君子应该关心的是自己的学问做得如何?事业做得如何?而不必先去管自己的物质生活需求。

这样的思想,只能是针对儒者而说的,儒者是什么样的人呢?是有理想的人,想为社会服务的人,希望社会变好的人,学习道德学问知识技能来为社会服务的人。社会必须要有这样的人,社会才会有秩序、有礼义,才会是一个美好的人文社会,而这个目标,就是要是谋道者才能达到的。孔子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一心服务社会,自己努力学习。

所以,想找工作的人,要先想好,你的理想是什么?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先把知识技能准备好,你自然会有好的工作,然后热爱你的工作,最终事业成功,要不然,半途而废,好高务远,结果可能也丢掉工作了。

关于孔子的好学精神,你是否同意或者有补充,欢迎在留言处交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追逐梦想的作文 高考三卷作文 有关创新的作文 妈妈真好作文 假如我什么作文 摘抄作文500字 关于兔子的作文 关于反思的作文 作文优美语段 写人的500字作文 旅游计划英语作文 成长作文200字 优秀作文三百字 开学的第一天作文 写事作文题目 传递正能量作文 写警察的作文 风俗习惯作文 关于农村的作文 叙事作文700字 我的家乡作文结尾 作文大全350字 关于雷锋作文 友谊作文500字 关于时光的作文 我想对你说的作文 写钓鱼的作文 中国结作文 身后作文 我和我的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