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多次被国家领导人引用的一句名言:为什么“治大国若烹小鲜”?

2020-12-20 22:30:01
相关推荐

韩非子说:“役使大众而屡屡让他们发生变动,功效就会很小;收藏贵重器物而屡屡加以挪动,损毁就会很大;烹煮小鱼而屡屡加以翻动,就会伤害它的品质;治理大国而屡屡改动法令,百姓就会受到坑害。因此懂得治国原则的君主把安定看得很宝贵,法令确定以后就不会再轻易变更。”(见《韩非子·解老》)

老子为什么讲“治大国若烹小鲜”,正是因为国家的政令,对于治下的民众来讲,就是规则。如果这个规则经常发生变化,朝令夕改,民众必然会动荡不安。每一道新规则都要花很长时间去改变和适应,制定的规则越多,更改越频繁,就越容易生乱。就好像煎鱼的时候,不停地翻来翻去,一来二去鱼就被翻烂了。

所以道、天、地的规则,什么时候见它改变过,亿万年如一的。如果有一天,太阳忽然不见了,或重力忽然消失了,那地球上会是一幅什么场景?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制订了较为严苛的律法,可朱元璋在执行这些律法时却并没有一定之规,于是导致了很恶劣的结果。用解缙的话来说就是:“令数改则民疑,刑太繁则民玩。国初至今,将二十载,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见《明史》)。

而王莽改制造成的后果则更为严重。公元8年,王莽篡汉称帝之后,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开始进行的全面社会改革,史称“王莽托古改制”。

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又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到了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天下本无事,而大多是人为自扰生事,然后再去解决它,还自以为有功。制定了规矩又迅速推翻它,剥夺了人民再去搞慈善,这样的“好事”和“功劳”,不要也罢。

所以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只要不随意生事折腾民众,对人民来说就是福德了。

所以老子提倡“以正治国”,也就是“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如此才能“以无事取天下”,因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安定的环境让人乐于生存而去干正事,爱惜生命而不去做邪事,所以江山永固,国家久安。平安时智慧和清廉的人才能出现,危乱时争夺和贪鄙的人就会蜂起。

而一个动荡的环境,一个人心不稳的群体,其创造力和生产力都是非常有限的。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每天转动的门轴,连虫子都不愿意在里面安家;每天流动的水,里面连细菌都生长不出来。乱世什么最猖獗:投机者、军阀、掮客、说客,指望这些人来创造价值,只能是缘木求鱼罢了。

如同国家的法津不能朝令夕改一样,自然界也有其恒定不变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道”。

道的规则力量,是产生出宇宙万物、推动万物生长发展的本源力量。在自然界,无人引导,水自然往低处流;无人开辟,山自然而成山的形状;无人控制,四季自然交替轮换。

所以如果懂得顺应自然的运动和变化,就不需要再付出大量的人为力量输出,四两即可以拨千斤,此时也就能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则无所不能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八年级上册作文 童年作文600字 怎么写好作文 八下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高中版 高中生作文800字 写事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中考的作文 三年级英语作文 乡愁作文 多肉作文 孝顺作文 作文寒假生活 白衣天使作文 作文成长 雅思大作文 出游作文 羽毛球作文 野餐作文 苏轼作文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