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95后网友回顾:我是怎么从“公知”变成“战狼”的?

2020-12-22 04:50:01
相关推荐

作家方方在自己的微博上挂出了我的文章,她还配上了一段话,意思大概是我的文章让她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年轻人、甚至是中学生讨厌她”。

支持方方的公知们便通过私信和留言的方式,向我们道“知乎封号之喜”,依他们的意思,郎言志被知乎的编辑绊倒了,知乎上的年轻人又多了一分“被思想拯救”的希望了。

我突然觉得他们的逻辑很有趣,不认可方方=脑残带路党,批评美国=三观被颠覆。

好在当代的大多数年轻人并不吃这一套,就在他们“这一群人”对郎君口诛笔伐之际,一个年轻的中学生联系到了郎君,他表示班上的同学多挺郎君的立场和态度,甚至还引用了方作家的话说:正如方方所说,我们是中学生,会被小指头“勾动”,但这小指头也要看是谁的小指头。

这样的前后对比显然是强烈的,一边是半截入土的“老公知们”在嘶吼,一边是一点也不吃公知那一套的年轻一代在批评公知;一边是公知们恨不得全网封杀郎言志,一边却是年轻的孩子们支持郎君继续发声。

于是,我就在想一个问题:这样的两代人,差异怎么这么大?像郎君这样的90后、00后一代,为何成为了让国产网络公知最头疼的群体?!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先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起,和大家聊一聊我是怎么从“公知”变成“战狼”的。

我是怎么被“逼”成战狼的?

很多人都知道,我不仅是典型的“小粉红”,还是意志坚定的“深红”。但其实,以前的我并不是这样的,我以前很“崇洋”,张口闭口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怎么怎么好,还经常和几个写文的朋友探讨“这国怎,定体问”的问题,对于西方文明和西方自由,迷得有点上头。

受年少时的启蒙导师误导,我以前最反感的就是政治,尤其是“中式思维的政治”,所以十七八岁那会儿自己就发下毒誓:绝不碰时事政治这东西。那时候,我看到网络上有人谈“舆论战”会觉得他们脑子有病,看到有人说“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会轻蔑地嘲笑对方被洗脑,我甚至会远离张口闭口谈爱国的人。

简单地说就是,当代公知们最讨厌的事物,也是我当初所讨厌的。可是几年过去,尤其是走出国门之后,我却活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模样,我变成了“小粉红”,写起了“政治帖”,谈起了“舆论战”,谴责起了“美利坚”。

▲从历史推文可见,郎君早已是“超级粉红”了。

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不仅仅是我在前期文章中提到的“看到了真实的资本主义面目”那么简单。

的确,我在诸如《出国前我曾迷信西方,出国后我却敬佩中国》之类的文章中反复提到过,西方社会真实的文明建设、制度保障、社会福利、基础教育等等都让我大跌眼镜,因此感到被欺骗的我决定提笔记录这真实的一切。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让我变成笔尖“战狼”的,是来自西方势力、汉奸势力以及国内公知势力的“逼迫”。

就像网络上很多人说的那样: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是被反华势力逼出来的。而我的一腔热血,也有一半是他们逼出来的。

我记得2016年底,美国谷歌旗下的Youtube上有一段叫《如你所愿,这就是中国的2016》的视频,这段视频非常火,在海外有数亿次的播放,底下评论区也有很多华人华侨和海外友好人士的祝福和感叹。

而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这段视频很快就被谷歌官方删除。我当时感到很郁闷,和一些华人朋友提起这事,他们给的解读是:这很正常,支持中国的声音,说中国好的东西,很容易就没掉了,他们现在的电视台上还放中国最落后的影像。

▲原视频被删除后,Youtube上有爱国人士再次上传该视频,但播放量和综合影响力都大打折扣。

我突然发现,这个世界的信息“极其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不是说中国人不了解世界,而是在西方把控的舆论氛围下,中国以外的世界,真的很难公平公正地认识中国。西方社会的自恃清高和对世界的无知令人惊愕,让我失望至极。

到了2017年初,那时候我还介于“不知政治斗争”为何物的懵懂状态里,根子也不算“深红”。但作为中国人的自己,还是会和老外介绍“中国的土地是不可分割的”、“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好”、“中国的基建比欧美好太多了”等等,可我发现,这样客观表达的我,不仅常被当成异类,甚至还会被言语攻击。

随着深入的了解,尤其是见证了一些西方社会辱华、排华事件之后,我开始意识到,在西方政治正确性的舆论和思想中,中国是有原罪的:中国必须撕裂,中国必须落后,中国必须有罪。

▲西方社会中,代表中国“原罪”的形象之一的傅满洲博士,其象征意义是“罪恶的中国人”。

在这些事实的冲击下,恍然醒悟的我,开始在汉奸的“卖国帖”下面阐述一个中国不可分割的原则,我甚至跑到反动派的推文下面驳斥他们“不识大局,胡言乱语”。虽然那时候的我不算“根正苗红”,对于自己的国家仍有不少的误解,但让我更不爽的,是那些汉奸里应外合出卖民族的丑陋嘴脸。

2017年春,我在网上发表了第一篇以刘斯郎为笔名的文章,文章的内容是写捷克布拉格的,内容大概是偏向“西方社会的美好”,后来我又写了几篇类似的点赞西方社会的稿子,发现我的文章还挺火。与此同时,我在境外的脸书账号也因为批评台毒而被封号。

于是,我便寻思着,要不写一些自己出国后看到的真相吧,毕竟话总不能总由得它们胡说。

▲早期,我经常写西方的“美好的生活”,这是最早的状态。

然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写了《真实的中国与世界》系列文,那时候我就很单纯地把自己亲眼所见写了下来,例如“西方人有很多不文明的地方”、“西方社会的治安普遍较差”、“什么中国人的劣根性是不存在的”、“西方的制度导致社会效率低下”等等。

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样的稿子,发到国内的网媒平台,居然“处处碰壁”,甚至经常被扣上违规的帽子,网络上更是一堆“帽子”扣了过来,有诅咒表达威胁的,有说我是拿了钱恶意抹黑西方的,有说我是人类公敌的。我从未想过,自己把亲眼所见写出来,也会被“定罪”。

那时候我不过20出头,从未见到过这样的场面,因此也是第一次感觉到原来人心是可以这样“恶”的。

于是,我换了一种写法,我不说“西方的缺点”了,干脆写一批题为《超级中国》的系列文。可同样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连发布歌颂自己祖国大好河山的《超级中国系列文:土地的力量》这篇文章,也吃了闭门羹,一连提交审核三四次方才过审。而前面两三次毙稿的理由居然是“不适合收录”。

后来,我再写“中国人很团结”、“中国的科技在崛起”等内容的文章,也陆陆续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像这样的赞美祖国大江大河、抒发热爱祖国山水之情的文章,在推送过程中也被不明人员多次屏蔽,上面这篇一百多万阅读量的文章,推送了数次方才发表出去。

那段时间,攻击谩骂、封贴问罪、人肉信息等恶意堵截,全都朝着我扑面而来,在不断的滋扰下,我的精神状态也不好,甚至得了轻度抑郁:不敢上网,不敢表态,甚至不敢出门和别人说话。这种精神状态,维持了近一个月。

在《超级中国》系列文推出后不久,大概是2017年7月中,我发布了一条“西方国家的社会基础设施监管不到位”的相关视频,该视频被某商业媒编辑屏蔽,随后便收到了“反洞警告”。负责审核的商媒编辑发来通知说,我因为涉嫌反洞被“永久性处理”。

那种感觉,就像喉咙卡了个刀片,里头很痛,但想喊却喊不出来。

那时候,身在异国的我,收到这样的“定罪信息”,气得在屋里踱了几天的步,开始重新架构世界观——原来,我曾经嘲笑的“第五纵队论”和看似不存在的“舆论战”,是真实存在的。而也正因为看到这些背后力量的真实一面,让我更加坚定信念,要把自己看到的真相写出来,于是便有了“郎言志”这个号,一个新兴“小粉红”就此诞生。

再后来大家也都看到了,郎君和郎言志的小伙伴们,不仅在境外和反华势力口头上隔空对战,还当街手撕境外卖国贼的海报,撰文公开汉奸私通外部势力的细节,甚至屡屡冒着被各种警告的风险扒皮国内公知······

▲此前相关文章截图。

“犀利”、“敢怼”、“啥都敢提”是很多人对郎君文章的评价,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这就叫“小战狼”。

就像前文所说,我活成了当初自己最讨厌的模样,涉足令自己反胃的政治,忙于和各类公知据理力争。这样的变化不仅源于走出国门后的成长,还源于那些歪屁股编辑的封锁、公知们的攻击以及汉奸们的滋扰。

他们一次次用自己的恶臭,将我逼成了“小战狼”,而我的文字也从最早的初春细雨,变成了现在的风雨雷暴。

我们年轻人为什么不好骗了?

我自己应该也算是“年轻人”的一类代表吧,上个世纪末出生的我,接受过较为良好的基础教育,又有幸走出国门游历了许多国家,并最终在迷途中醒悟,读懂了被自己曾经误解的“中国之道”,也算是迷途知返。

而在我自己发生这样变化的同时,我发现和我有类似情况的年轻人有很多,就像网络上人们常提起的“一出国就爱国”一样,我认识的绝大多数走出国门的年轻人,尤其是90年代之后出生的这一批年轻人,多数是支持并认可祖国的。

这种情况,和近年来逐步攀升的留学归国率以及B站(群聚年轻人的视频网站)上爱国主义受到热捧的现象,是相吻合的。

也正如方方自己所说,年轻人多不喜她。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再那么容易被蛊惑了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良好的基础教育:相比于老一辈,年轻的90、00后群体,从小就接受着良好的基础教育,高等学历的占比也高很多,因此科学的辨思能力大大强于前辈。在这种情况下,“公知”们要想忽悠年轻一代,不再是简单的造谣就能解决的了,讨论任何事情都变得必须要摆事实、讲科学,这对公知来说显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不信,你看公知直播的翻车现场:

(2)优越的生活条件:90、00后这一代年轻人,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生活条件相对而言都很好,至少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在这样的情况下,拿西方那一套骗人的“天堂论”来忽悠年轻一代,效果是很差的。

(3)较广的信息渠道:相比于老一辈,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方式显得更丰富一些,尤其是互联网媒体发展起来后,信息获取的渠道不再拘泥于几家“公知杂志”,越来越多的世界的真实一面,开始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打开了年轻人的视野。

(4)外访的便捷程度:随着国家的一步步开放,年轻一代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变得越来越方便。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看到世界的“真实模样”,也因此有了“一出国,就爱国”的说法。

写在最后:

今天我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一个网名叫 @瞧,那是谁 的网友在我们近期的稿子下留言说郎君“不得好死”,还说以后“路上见到一次打一次”。

我不知道这些人哪来的勇气,但最近他们这样的威逼还挺多的,吓得我喝了两杯奶茶压压惊。

我倒是想劝劝这些人:公知和洋爹的大势已去,别再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了,香港那批蚂蚱当初不也很狂,现在怎么样了呢?

你们有满嘴喷粪的自由,那我就有谴责你们喷粪的自由,我说几句“中国挺好、西方没那么好”的大实话,你们就要对我打打杀杀,这叫什么道理?

尔等要有自知之明,毕竟这年头,“公知体”的大势已去了啊!

作者信息:刘斯郎,郎言志(liusilang520)主笔,去过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95后作者,知名极左、小粉红、爱国贼,欢迎往上加帽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500字 描写水果的作文 我爱我家的作文 感谢父母的作文 节约用水的作文 亲情的作文600字 描写事的作文 责任作文600字 关于桥的作文 我的收藏作文 传统美德作文 小学同步作文 最美逆行者作文 初二作文大全 知己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 500字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题 机遇作文 秋的作文 昆虫作文 作文我的理想 亲人作文 高中作文范文 中考语文作文 学生作文 我家的春节作文500字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 成长类作文800字 赏花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