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项羽乌江自刎 引来三位诗人围观 每人吟诗一首 你最喜欢哪首

2020-12-22 17:20:01
相关推荐

公元前202年,垓下,西楚霸王抱着离去的虞姬,长叹一声,随即带领八百将士杀奔出去。以武力论,项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以军事论,项羽是大小七十余战未尝败绩的万人敌。在人生的最后一次战斗中,他以胜利者的姿态宣告自己无愧“西楚霸王”的称号。然而,在乌江滚滚的流水前,项羽却举起了那把闪着寒光的剑,割向自己的脖颈。

乌江的水,从来没有停止过流淌;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下过追思英雄的脚步。司马迁在《史记》里,以极其浪漫的笔调颂称这位悲情英雄。那是一个英雄横流的时代,项羽却站在众多英雄的顶端。

《题乌江亭》

公元844年,时光的洪流滚到了晚唐——那个曾经极其辉煌壮阔的唐朝的尾巴。乌江旁,一位天才,面对滚滚而去的流水,思绪万千。1000年前的那场惨烈的战斗,仿佛就在眼前,他就是才华横溢的诗人——杜牧。

然而,我更喜欢他的另一个身份——史学家。杜牧的祖父是当时的宰相杜佑,杜佑曾写下《通典》,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开历史之先河。在这样的史学熏陶下,杜牧很喜欢以史学家的身份自居,写过许多咏史诗。他对历史的评判,往往犀利独到,如其在《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议论,切中要害。

面对乌江,杜牧将个人情怀与历史事件融合一体,写下了这首《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在杜牧眼里,打仗输赢是常见的事,一个人要是不能忍受战争的输赢,那就配不上“男儿”这一称呼。项羽失败,因为他刚愎自用,气度过小。如果当初他能够忍下那口气,渡过乌江,凭借江东子弟的才能,卷土重来也是说不定的。

这里,杜牧完全是以一位诗人的口吻在吟咏,虽然归纳了项羽失败的原因,却也存在着许多的天真的幻想。然而,如果项羽当初真的渡过乌江,他真的能够卷土重来吗?

《乌江亭》

公元1054年秋,乌江水又流淌了二百年。一位铁腕人物伫立江头,看到杜牧才情万丈留下的那首《题乌江亭》诗,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牧之虽然文才斐然,史学精博,于项羽之事,却过于偏见。”于是挥笔题诗: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这个人就是王安石,很明显,他就是来怼杜牧的。杜牧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王安石说,你讲的什么鬼,打了那么久的仗,大家都累了,都想回家了,并不是因为项羽不能包羞忍耻。那垓下之围,汉军四面楚歌,楚军闻之泪落,足见其思乡之切。

杜牧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马上怼回去:江东子弟确实有很多才俊,现在也还有很多才俊,可是这并不代表项羽渡过乌江能够卷土重来。打了这么久的仗,项羽早已失去了人心。在战争“天时、地利、人和”的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和”,而项羽早就没有了“人和”。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公元1129年,一位女豪杰空降乌江,她就是李清照。

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人破家亡,李清照与赵明诚渡过长江,来到南京。此时,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1129年,金兵南下,赵明诚弃城而逃,李清照心里是很不高兴的,甚至觉得有点耻辱。

逃亡过程中,他们来到乌江,曾经的乌江又热闹起来了。看着这乌江,想到项羽,想到现在国家的状况,她内心翻涌,写下了这首诗。

在她心里,一个人无论生或者死,都要有一份豪气,生就要做人中豪杰,死也要压倒其他鬼魅。说这话,她心里是失望的,失望的是她眼前的这个男人:她想要为国捐躯,誓死不屈,而她最爱的人,却与她不在同一条战线上。世上最大的失望不过如此,你想的,并不是你最爱的人想要的。

由眼前的这个男人,她想到了天下那许许多多同样的男人,他们身处要位,手握大权,却做了缩头乌龟。在李清照诗里,和杜牧不一样,杜牧有一种幻想,而李清照更多的是一种决心。

当然,写项羽的诗,还有很多,就这三首而言,哪首才是你的菜?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伴生树读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的滋味作文 地震作文 作文期待 作文技巧 那一刻我长大了500字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400字优秀作文 穿戴式跳d放在里面逛超市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乡情作文600字初一优秀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5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300字 我的微幸福作文 窗外作文800字初二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的脚印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400字 让我欢喜让我忧作文 因为有了你作文 friendship作文 闲不住的奶奶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400字 我熟悉的一个人作文 代写作文 知足常乐的作文 我喜欢的一个人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