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孟子为什么说:人之初 性本善?历史上有无人之初 性本恶之说?

2020-12-24 05:05:01
相关推荐

三字经是我国传统启蒙学第一书,全书1140个字,开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将人们引入到人性的探索与研究中,也把教育与道德紧密连接在了一起。关于人性,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其实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告子上》一文中就有“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的句子。孟子说人有恻隐之心,有羞恶之心,有辞让之心,有是非之心。人为什么有这四种心呢?因为这是天赋予人的本性,天道本是仁道,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孟子图

其实除此以外,中国文化里还存在着“性恶论”、“性不善不恶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性不善不恶论”是告子提出来的。告子与孟子是半师生、半朋友关系。告子认为,人之本性像一张白纸,无所调善和恶,只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管孩子生来的人性是什么样,都要培养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

荀子图

法国作家雨果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善良的人能以自己满腹的热情驱赶掉人世间冻骨的寒冷和阴霾。善良的行为仿佛指路明灯,使人们的心灵得到照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变得宽阔。每个人都愿意与善良之人相处,因为善良的人没有害人之举,没有骗人之心。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弱者的帮扶,对贫穷的援助,对逆境的忍耐,对错误的宽容。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

告子雕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为什么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的孩子,长大之后的性情、行为、品德、成就却大相径庭呢?这就是不同教育的结果。每个人的学习环境和所学内容不同,一天天长大之后,习惯和性情就有所差别了。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他们都希塑用教育的方式教育世入,修养完善人性。所以,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分清是非善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成长作文 反思作文 故事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600字六年级 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 20年后的家乡作文 我的家乡二年级作文 荡秋千作文 桥的作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 坚持不懈的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 关于老师的作文 家乡变化的作文 日出作文 我的朋友 作文 初中作文素材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500字 写人的作文800字 我的朋友作文500字 自命题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 有关青春的作文 关于生命的作文 写狗的作文 倡议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