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老子有为与无为概念的区别

2020-12-24 07:25:01
相关推荐

老子为有为概念下过了定义,有为的定义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道衣养万物不为主,水利万物而善下,圣人功成身退,甘居万物之下之后。

功于万物而不处前,反处万物之后;利于万物而不处万物之上,反处万物之下。无为的概念应作这样理解。

道生有天地万物而不自生,所以不处天地万物之前而处天地万物之后,所以我们只能知道天地万物的存在而不知道之实在。因为它是无为的,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德无为的社会中也不能获得关于德的任何知识。但德却支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水总是往下流,水滋养万物、功于万物而不争处,处众人之所恶,所以它于万物功而不居,利而善下。故称其德性几于道。

所以,无为是自然的本性。欲治天下,只有效法道无为,使德实现无为合而同于天,人类才能实现真正有德的生活。而若要实现德无为的社会,必须要由明达天道自然之性的圣人,以无为取天下,以无为治天下才有可能实现。

王公贵族,以有为治天下,不能合同于天的无为本性,就永远都不能将人类社会引导至有德的生活。什么是有为呢?很显然“生而有,为而恃,功而居”,便是有为的定义了。

如何理解这个定义?设想,一位政治家或统治者,经过艰苦卓绝的经历,带领将士,南征北战,最终能开邦定国,使人民过上暂时安定的生活,这不能不说他是功于万民的。

但是他在功于万民的同时,因功而处万民之上,称王称帝,自谓孤寡,拥有全天下最好的土地,拥有天下最多财宝,享用全天下最好服务,封王拜侯,聚敛土地与财富。使万民处于生活的最底层,终日辛勤的劳作但生命却得不到保障。

他役使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种种私欲,扩大贵族与平民的差距,导致了权利与财富的两极分化,进而形成了阶级的对立与斗争。

统治者的有为政治无法消除社会内部的矛盾,社会越发展,财富和权力便越集中,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便愈尖锐,社会体系的两极分化愈显著,社会体系便越是不安定。当社会矛盾激化至一定程度时,社会集团便解体了。这样,社会就不能获得长期的安宁。

统治者无疑是功于万民的,但他“为而恃,功而居”,因其功劳而高高在上,称王称帝,攫取无上的权力与财富,以满足自己权力和财富的私欲,这便是有为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我和书的故事作文 心灵的呼唤作文600字 教学楼作文 英语作文读书 作文擦玻璃 关于吴用的作文 春天的景色的作文 中秋节的作文怎么写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作文 悔与悟为话题的作文 藏在中的乐作文600字 正直的作文素材 运动会开幕仪式作文 爸爸打儿子屁股作文 给女朋友的小作文300字 中国自信作文 从此改变作文800字 到底归哪班扫漫画作文 写青城山的作文 文明宿舍作文 作文遇见 他的自传作文 关于梦想的作文高中 800字的作文大全 英语小作文模板 介绍家乡的美食作文 中式婚礼作文 写家乡的作文题目诗意 英语作文我最好的朋友 放学之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