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考教资要看的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德育简答题考点汇总

2020-12-28 22:45:02
相关推荐

往期肖老师以笔记的形式从头到尾梳理了小学教师资格证考点

是不是感觉抓不住重点呢?

这期我们就以题型为导向来梳理考点

本期讲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德育》简答题的考点

今天更新第一部分

(一)德育的主要内容

1、德育的概念

广义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狭义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2、德育的内容

(1)政治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等。

(2)思想教育:包括: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理想教育等。

(3)道德教育:包括:实施善意对人的教育;实施讲文明、有礼貌的教育;实施诚实教育、公正教育、爱心教育、同情教育等。

(4)法律教育:2016 年 9 月我国中小学德育教材统称为《德育与法治》,这是对法律教育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法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施宪法教育。(5)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核心是心理健康教育。

【补充】:

2017 年 8 月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把德育内容具体化为五个大的方面:

(1)理想信念教育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生态文明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这五个具体化的德育内容都涵盖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教育之中。

(二)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014年上考过)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和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道德上所采取的行动。知、情、意、行四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与发展。

其中,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基础;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或催化剂;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根本标准,它在品德结构中处于关键的地位。

根据这一规律,德育应做到:

(1)注重全面性:即要全面关心和培养学生品德中的知、情、意、行。

(2)注重多端性:既可从传授知识开始,也可以从培养情感中作为开端,或者从锻炼意志开始,甚至或从训练行为着手,不应当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程式。

(3)注重针对性:即要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进行,如道德认识的获得主要采取说服教育法;道德情感的激发则主要采用陶冶教育法;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主要采用实践锻炼法。

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途径。根据这一规律,进行德育时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教育性活动。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思想内部矛盾就是外在道德要求与个体原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促使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即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之间矛盾的基本表现。根据这一规律,德育要做到:

(1)要善于激起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

(2)要善于转化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

4、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长期和反复提高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的无限发展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根据这一规律,德育要做到:

(1)要善于在德育中反复抓、抓反复、锲而不舍; (2)要善于诱导、善于等待时机。

(三)简述品德的结构。(2013年上考过)

(1)道德认识

亦称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2)道德情感

是指伴随着道德观念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是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

是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4)道德行为(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

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是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四)道德发展理论

(五)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因素

①家庭

②学校教育(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社会因素

④同伴群体

(2)内部因素

①认知失调

②态度定势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由而较执着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

③道德认知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

(六)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培养方法

(1)说服法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2)榜样示例

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为宜。

(3)群体约定

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能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今天就写到这里,觉得有用的话记得点赞并分享哦!

在简答题更新完之后,肖老师会整理成电子版,同学们记得私信来获取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一起告别挂科、快速上岸!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文化作文 我的天空作文 七年级作文600字 同学情作文 写长城的作文 打扫卫生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怎么写 七年级600字作文 故乡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70词 最喜欢的动物作文 坐飞机作文 做手工作文 放假作文 天安门作文 我长大了的作文 万里长城作文 英语建议信作文 一年级作文100字 假期作文400字 中国文化作文 关于书籍的作文 春节作文200 研学之旅作文 写食物的作文 关于美景的作文 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一封家书作文 春天的美景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