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唐宁远:“春分”邂逅最美古诗词

2020-12-29 04:05:01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之——

“春分”邂逅最美古诗词

作者:唐宁远

网图

春分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为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指在春季的三个月之中,春分节气如时光的切割机,既平分了春季,也平分了昼夜。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大都进入了明媚的春天。

网图

“春分”既是节气,也是节日。我国古代将春分时节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下雨时天空会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三花一开,春色满园。

网图

春分时节,草长莺飞、小麦拔节、油菜花香,“千花百卉争明媚”,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春天一直是文人墨客热爱吟诵的季节,他们笔下的“春分”,真别有一番韵味。

网图

春分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时节,蓦然想起《诗经》中美好画面:“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春日缓行天宇,花木丰茂葱郁。黄鹂唧唧歌唱,女子聚集一起采白蒿的景况。一派春光明媚、青春大好的气息扑面而来。

网图

欧阳修对春分描述甚为生动,“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写尽了春分节气里的春意融融。正如袁枚所说:“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网图

民谚云:“春分日植树木,是日晴,则万物不成”,意即春分若是晴天预示一年的庄稼长得不会太好。 因而理想场景应是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徐铉《七绝》所描绘的:“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有雨、有客、有春菜、有美酒、有诗文,足以慰风尘。

刘长卿《春分》诗云:“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竖鸡子”就是竖鸡蛋,“春分”立蛋的习俗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如今这一习俗已成为“世界游戏”。据说春分这一天鸡蛋特别容易竖立起来。

网图

放风筝是春分传统习俗,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项活动颇受小孩、妇女的青睐。清朝文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们放学后早早回家欢快地放风筝的情景。

春分传统习俗还有“春祭”“犒劳耕牛祭祀百鸟”“吃春菜”等习俗。卢照龄《歌储宫第六》写的是“春祭”郊禖(郊禖是古帝王求子所祭之神)的景象:“波澄少海,景丽前星。高谋诞圣,甲观升灵。承规翠所,问寝瑶庭。宗儒侧席,问道横经。山宾皎皎,国胄青青。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春分祭日源于周代。《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皇家会在“春分”日举办“祭日”活动,以示对日神的崇拜。而民间则会举办“祭社”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网图

“犒劳耕牛祭祀百鸟”多流行江南地区,农人以糯米饭团喂耕牛,表示犒赏;祭祀百鸟,感谢它们提醒农时,更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祈祷丰年之意。

网图

又是一年春耕时,春潮涌动备耕忙。在桂北这片红土地上,勤劳的人们又投入到春耕播种中。据史载,每年立春或春分时,历代皇帝要搞亲耕礼,以示天子劭农劝稼、祈求年丰之意。据《宛署杂记》记载,明皇帝躬耕的地方在北京地坛。亲耕时,前面有两个官员牵牛,两个老农协助扶犁,来回两三次,亲耕礼就算完成了。

网图

清代康熙皇帝不是这样,他接地气、重民生,竟能一次耕完一亩地。据《养吉斋丛录》记载:康熙41年,康熙在京南博野视察春耕,曾亲握犁器,一口气耕了一亩地,近万名百姓齐声喝彩。

网图

某年,康熙亲耕礼毕,赋诗道:“三冬望雪意殷殷,积素春来乱玉纹。农事东畴堪播植,勤民方不愧为春。”表达了他的重农亲民的情怀。皇帝亲耕,虽为仪式,然倡导重农亲民的理念,将鼓舞广大百姓积极耕作,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仓廪实而天下安。

网图

春菜是新摘的野菜,春分日,家家户户外出挑菜,蔚为壮观,朱淑真诗云:“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没心情。”指的就是春分日的事情。“吃春菜”中的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采回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网图

辛弃疾诗曰:“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无疑唤起许多人的童年记忆。摘回来的荠菜,包饺子、煮馄饨、煎蛋饼、做菜汤……

春分是春半,张若虚在“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描写中领略春分时节的怅惘之美,是啊,春半时节最易惹人惆怅,自古就有“女伤春、男悲秋”之说。

冯延巳有首词《长命女.春日宴》,“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这是首写女子春日宴时的祈愿,韵味十足,似是可以咏唱的,女子对爱情的真诚向往和酒宴的美好回忆,从词的韵角里汩汩流淌。

贬谪,在唐宋年间是常事,同时也产生了众多贬谪诗。因贬谪后各人感受不同,贬谪诗词也各异。柳宗元作《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云:“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诗中虽写二月春光,但却充满秋日的萧瑟肃杀之气。

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后再贬到更偏远的广西柳州,21年仕途,却有14年贬谪生活。仕途遭贬,背井离乡,加上气候不适,柳宗元在柳州刺史任上英年早逝,终年不过47岁。柳宗元踏着被贬的路,于蹉跎的岁月里一边自救,一边进取,走进了唐诗的殿堂,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坎坷,如果要评出一个最惨的诗人,苏轼可谓当仁不让。 43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52岁贬杭州、颍州,57岁贬惠州、儋州。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900多年前,时任杭州市“副市长”的苏轼在杭州遇上一次罕见大雪,居然下在春分之后,有感于时令反常而作。

苏轼看淡名利,笑对坎坷,将眼前的苟且活成了诗和远方,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依然活到了65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宋代算是高寿了。他多次遭贬谪而越发精进、凝练,他人生三贬之始,却是他在文学艺术造诣上突飞猛进之始。

“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春色好,春光旺,几枝春杏点春光……”“扬州八怪”郑板桥的这首《春词》生动描绘了踏青时节的美好春光,惊艳千古。

网图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佳时机。“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清代诗人宋琬《春日田家》描写春分前夜山野老人喂牛后叫妻子起床上山种树等情形。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我的家乡广西全州县有一种说法,人要干积德行善的好事,最好是去“架桥修路和种树”。于鹄《种树》诗云“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让我们把绿色种在春天,也把美丽中国的愿望、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战胜疫情的信心,传递到每一个人心里。

当年左宗棠率领湖湘子弟收复新疆后,遍植护道树以御风沙,史称“左公柳”。其部下杨昌浚感叹“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网图

“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种树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管子·权修》云“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春分日到了,让我们种下一棵树苗,长出一片绿荫,撑出你人生的新高度。

网图

清代顾贞观感慨:“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了春的播种才会有秋的收获,要幸福就要奋斗,春光大好,切莫辜负。

《尚书》曾言:诗言志,歌永言。 当春分、爱、古诗词三者相遇,全世界都像相约一场“风花雪月”的邂逅,感受一个美丽的时刻,连空气都变得明媚而温暖。春分日,融入了均平调和的人生智慧,是岁月走向欣欣向荣的序幕。

网图

春分日是一个中和温柔的节气,风也温柔,云也逍遥,愿您有恬淡的心境去感悟穿越了千年诗词的美好;在这个浪漫的季节,愿您有一个乐观的精神,带上最爱的人,在春风里歌唱,在春雨里闻香,在春光里前行;更愿您同最爱的亲人、爱人、友人共克时艰“疫”不容辞,与子同袍共赴“疆场”。

请相信:春暖花开人间皆安,一切美好如初如愿。

【编辑 | 夏岩】

————————End—————————

作者照

作者简介:唐宁远,男,广西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桂林市政府某部门。学生时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早年从事新闻工作。文学作品与理论文章在全国、省级征文赛中荣获一些奖项。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散文》《随笔》等报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作文100字 趵突泉作文 游长城作文 逛街的作文 征途作文 健康饮食英语作文 滕王阁作文 a4作文纸 文化自信的作文 家乡的冬天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家人 关于理解的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 传承家风作文 妈妈的生日作文 自拟作文 我的乡村作文 挫折作文800字 写北京的作文 污作文 游北京作文 作文法 人生哲理作文 劳动实践作文 我的家英语作文 小金鱼的作文 茉莉花作文 亲情作文开头结尾 仪式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