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水浒后传 宋江最强之敌招降雷将?诸葛亮《后出师表》或藏玄机!

2020-12-29 10:05:01
相关推荐

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

之前,笔者与大家品读了《荡寇志》(《水浒传》续书,清代俞万春著)第八十六回,刘慧娘打败并活捉高封,祝永清带兵征讨猿臂寨,却被陈希真弄的进退两难。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荡寇志》第八十七回“陈道子夜入景阳营,玉山郎赘姻猿臂寨”,看看后续发展如何。

情节简介:陈丽卿请求出战,但是陈希真不允许,令其回山,之后避而不战,祝永清毫无办法。这期间,魏虎臣多次派差官催促进兵,一日差官沈明前来,向祝永清索要贿赂未成,众兵将要杀沈明被祝永清组织,最后兵将凑钱给了沈明,祝永清将钱粮透支给了众人。祝永清粮草将尽,想要速战,但是陈希真只是坚守不出,还故意派人给其送粮草。这时差官沈安又来了,要祝永清三日内捉陈希真,否则军法处置。祝永清知道不可能,于是想要自杀,不料当晚陈希真打扮的严严实实,称是祝永清的至亲,有妙计要献。当晚陈希真单独与祝永清相见,请祝永清捉了自己请功,祝永清最终不但没捉陈希真,反而答应投降。第二日祝永清带兵与猿臂寨对阵,却在阵前与陈希真直接去了猿臂寨,官军大惊,谢德、娄雄两位团练怕回去魏虎臣怪罪,于是请求沈安帮忙掩饰,但沈安不答应,结果被谢德杀死,官军退回景阳镇。陈希真得到祝永清后,十分高兴,问起祝永清家事,并将陈丽卿许配给了祝永清。但由于祝永清守孝期间,需要次年三月才能成亲。

都头曰:此一回的内容主要就是陈希真成功的“套路”了祝永清(小说中,陈希真势力成为了后来攻打梁山的主力军,堪称宋江死对头,而祝永清则是书中三十六雷将之一),令这名口口声声说忠于朝廷的人心甘情愿落草为寇。俞万春无疑又上演了一出自己打自己嘴巴的戏码,但我们已经见了很多次,所以不以为怪了。还是先来看看此回涉及的历史典故。

此回所涉及的典故主要有三个,第一个典故是祝永清准备自杀当晚,想起云龙曾让自己写东西留作纪念,于是便叫磨墨。执着笔相了一相,一时触动,便把诸葛武侯的《后出师表》写上。范金门在此句末批道【极妙,渲染。前人颇有疑《后出师表》非武侯所作,仲华曾辨论之。今又大书于此,知其意有在也。】关于范金门所说的《后出师表》真伪一事,一直是史学界和文学界争论的话题。诸葛亮所作的《出师表》,相信大家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且背诵过,真实性无可置疑。但《后出师表》究竟是不是诸葛亮所作,一直有不同看法。认为《后出师表》非诸葛亮所作的主要有三点理由,一是此表不见于《三国志》正文和《诸葛亮集》,而是出自三国时期吴国人张俨的《默记》一书。二是此表中所说的赵云去世时间比《三国志》赵云传的记载早了一年。三是此表的全篇语言风格和气势显得很低沉,和诸葛亮其他作品积极向上的风格不同。不过肯定《后出师表》出自诸葛亮之手的也对上述三点理由进行了反驳,总体来看,《后出师表》是真品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限于篇幅,笔者不展开讨论,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

(岳飞手书《后出师表》)

第二个典故是陈希真让祝永清抓自己请赏,祝永清沉吟良久道:“罢,罢,罢,杀你我不仁,救你我不义。陈将军,你日后果能不负前书之言,不忘君恩,我祝永清死也瞑目了。”范金门在此句末批道【竟是申生对狐突语。】范金门所说的典故出自《礼记》“晋献公杀世子申生”的故事,申生是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嫡长子,晋献公的宠妾骊姬想要自己的儿子继承国君之位,于是设计诬陷申生要下毒害死晋献公,晋献公听信谗言,命令申生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劝他向晋献公说明冤屈或者逃走,都被申生拒绝了。申生临死前派人和外祖父狐突告别说:“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教导,以致难免一死。申生不怕死,但是我父亲老了,他宠爱的骊姬儿子还小,国家将会多灾多难。您如果不辅佐我父亲也就罢了,但如果能出来辅佐我父亲,那我即使死也会蒙受您的恩惠。”于是自杀了。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申生是一个“愚孝”的人,遭受了冤屈,不辩驳也不反抗,听凭处置,这其实是“姑息养奸”的错误做法。相比于申生,他的弟弟重耳就聪明多了,逃离了晋国,最终回国夺取了国君之位,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第三个典故是祝永清投降后,陈希真问起其家事,因为祝永清两个兄长分别叫祝万茂(祝朝奉)和祝万年,都是万字辈,所以陈希真问道:“令兄都是万字头,贤弟为何取永字?”永清道:“因先生母的讳,是‘万珠’二字。”范金门在句末批道【亦如杜少陵生母名海棠,终身不赋海棠诗也。】杜少陵即唐代大诗人,也是“诗圣”杜甫。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所以后世也叫他杜少陵。说起杜甫,有一个有趣的事,那就是虽然他一生中创作了几千首诗,但是没有一首是写海棠花的,关于其中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因为避杜甫生母名讳的缘故。据史料记载,杜甫的生母是清河人崔氏。而《古今诗话》中记载:“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因为在古代是讲究避讳的,臣子避君王讳,子女避父母讳,所以导致了杜甫避母亲名讳终生不作海棠诗。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但据专家考证,《古今诗话》成书于宋代,距离杜甫生活的唐代已经隔了上百年,这说说法的可信度又有多高呢?其实关于杜甫不写海棠诗的原因,历史上还有多种不同解释,有说杜甫没见过海棠的,有说杜甫写了海棠诗但是没流传下来的,有说杜甫那个时代海棠在众多花中还没有资格被吟咏的等等,至于真相究竟如何,恐怕永远都是个迷了。

说起此回的情节,很俗套也很无聊,作者又一次让“雷将”食言,做起了心口不一之事,再细讨论也是没什么趣味。不妨来聊一聊此回中一个有趣的情节,那就是差官沈明奉魏虎臣之命前来监军,向祝永清索要好处,祝永清没钱,于是提议将家传的红鏐宝剑作为质当。沈明不肯收,还发话道:“祝防御,你是晓事的!你说是苦差,偏我这差是甜的?自古道:天无自使人,朝廷不差饿兵。既要我替你出力,却又这般扣算。你不要把冷债抵官粮,这口铁剑,一时叫我卖与那个?祝防御,你得胜后也指望高升,不要大才小用。”邵循伯在回末总评中专门就这一情节说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说:【余髫年从学于徐也陶先生,岁终先生有一戚,鄙俗人也。来假钱十贯,先生无所措,踌躇久之曰:我惟佩文韵府一部,尔可将去质戤之,明年赎归可也。其戚怒曰:此言欺我太甚,这几本书所值几何?就是上号白纸未曾累字者,亦不过千文而已,何能当我十贯之用耶?艴然而去。今读永清以红鏐剑抵与沈明,而沈明谓为铁剑,卖与那个,确是韵府不及白纸者也。嗟乎,天下之不遇识者,岂特韵府、宝剑哉!人才中十居其九耳,慨然。】邵循伯提到的《佩文韵府》其实是一本清代官修辞典,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该书所收之词颇为丰富,上自先秦典籍,下至明代文人著作,至今仍然是人们查阅古代词语、成语和典故出处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对于语言学习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在当时也是属于很珍贵的一本书,所以邵循伯的老师才“忍痛割爱”借给亲戚,而那个亲戚应该没读过书,不了解这本书的价值,因此才闹了个笑话。邵循伯在这里用自己亲身经历之事讽刺世上不识货的人,惋惜怀才不遇者,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上册作文500字 关于生活的作文600字 我心爱的什么作文 走出校园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作文三百字 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关于上海的英语作文 心中一片月作文 我的父母作文800字 描写嘴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节目作文 与你同行作文800字 游龙山公园作文 关于知己的作文 怎么写六一儿童节作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文 以母爱为主题的作文 幸福就在我身边作文 广州之旅作文 写一篇读后感的作文 去沙滩玩的作文 关于社会实践的作文 最有意义的一天作文 失去的一天作文 作文风景600字 小事见真情作文 阳光一直都在作文 吾辈当自强作文 介绍教室的英语作文 音乐的魅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