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拥有无敌风景的龙脊梯田 风光背后本地人的生活什么样?

2020-12-30 17:20:01
相关推荐

在广西桂林的龙脊梯田风景区里,无论你从山腰、谷底或者山顶的哪个角度看身旁的梯田,都是一种莫大的感官享受。每年到了五六月龙脊梯田注水(降雨)季节,禾田一层层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远近稀疏,其线条行云流水,其规模磅礴壮观,特别在有云雾的时候,则更加气象万千,犹如龙入云海、田脊仙山一般,遂被冠以“龙脊梯田”之名。

“龙脊梯田”是个对外通用的名字,实际上也可以称之为“龙脊、大寨、龙脊大瑶寨、金坑大瑶寨、龙脊梯田风景区”等等名称。初来乍到的朋友可千万别被这些名字所迷惑,实际上全是一回事。龙脊梯田,据史载,开垦于元代,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平安壮族梯田群,即平安寨;二是金坑红瑶梯田群,也就是大寨。“龙胜各族自治县”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里是众多少数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比如龙脊瑶族梯田、古榕平安壮寨、银水侗寨、黄洛瑶寨等等,各民族兄弟姐妹和谐地生活在这片山色秀美的土地上,各族都有自己生活栖息的寨子,一直以来,寨子与寨子之间都相安无事。就拿龙脊来说,生活在大瑶寨的少数民族以瑶族为主,其中瑶族又分为红瑶和蓝瑶等两个分支,风俗习惯相似。大寨地区的瑶族多为红瑶,以身穿红色民族服装为特征,据说瑶族的女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全身着红色衣裤,长大以后就身着红色衣裙和头饰,上年纪以后就是红黑服饰,直到终老。

通常,住在村子里的百姓叫村民,但世代生活在龙脊寨子里的百姓却不叫寨民,他们也称自己为“村民”。在大寨通往山顶全景楼旅馆的这条窄窄的山路上,被许多摄影师一致认为有着著名景点的寨子包括:大寨、田头寨、小寨、大毛界、大瑶寨等,那些建在梯田里的寨子多数规模不大,从十余户到几十户为一群落(寨子)。寨子里的房子全是两三层的吊脚楼,多是依山就势而修建。山民们建吊脚木楼的木料皆来自山顶的树林。在龙脊这样复杂的地理环境中,瑶族兄弟建设家园的智慧和力量,就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远看山麓、山腰之处无不坐落着一片片黑瓦黄粱的村村寨寨。在龙脊梯田的“绿海禾田”里,最大的田地不过一亩,大多数水田都是只能种一二行水稻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这是与桂林市以南的阳朔地区的禾田风格大相径庭的。曾经有个笑话这样形容龙脊梯田的零碎:有个地主要农夫耕完山脚的206块田,才给发年终工钱。农夫卖力地把田耕完之后,数来数去一共只有205块田,怎么也找不到那最后一块,后来他拾起了地上的蓑衣,这才发现原来还有一块田被衣服盖住了。

生活在龙脊瑶寨子里的百姓们的生活方式相对外界要简单、清贫许多。当地普通人家的全部家当包括一套两三层的吊脚楼、一架织布用的纺车、一只牛或马、一两条狗和几只鸡,最大的财产是散碎在山脊山腰的水稻禾田,全家老小全指望着这些口粮田生活,一年到头打下来的粮食也仅仅够家用,很少有结余外售。家家户户的家用电器更是少得可怜,冰箱彩电这些普通家电基本没有,由于通往外界的山路崎岖难行,即便有能力购置大件电器的家庭,也没有能力把电器从山下搬运到山上的家里。尽管这里的百姓过着简单而清苦的生活,但他们仍旧很快乐。在如此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下,山民几乎不与外界联系,平时更谈不上丰富的娱乐活动,追鸡、逗狗、哄孩子就成了茶余饭后的主要消遣方式。

一生当中,寨子里的村民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这闭塞山区的农耕部族环境里,在过去也很少走出这座大山。当近些年这里也开始推广生态旅游之后,虽说常常可以见到外面来的游客,但30岁以上的村民仍旧很少很少走出寨子,甘心情愿守着自己世代耕种的梯田过活。寨子里新一代的年轻人则被生活所困,不得不小小年纪就结伙去附近的大城市打工比如龙胜县城、桂林市区、省会南宁,最远的也有到广州一带寻找活计,但这些龙脊走出去的打工仔,也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方式打零工,一旦寨子里需要劳力插秧、注水、收割的农忙时候,打工的事情就不是最重要的了,一准会从“遥远”的城市返回寨子参与下田劳作。

寨子里有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几乎从生到死也没有走出过龙脊这片小天地。由于龙脊的自然环境奇好、自家种植的蔬菜和稻谷没有一点化学污染的缘故,这里的人们都很长寿。无论大小,几乎每个寨子都有百岁以上老人。在经过田头寨下寨时,我见路边一位精神健硕,身着瑶族服装的老奶奶在田里割油菜花,就趁歇脚的功夫和她攀谈起来。老奶奶是地道的“老红瑶”,会讲一点点普通话。据她说,自己今年已经88岁了,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喂猪、喂鸡、洗衣、做饭这些自是少不了的家务活。我指着身旁那一大堆割下来的油菜花问道:“这是你家里人收割的吗?”老奶奶笑答:“家里男劳力在桂林(市区)打工,这是我自己刚刚割下来准备喂猪的食料”“总是哈腰割油菜花,您不怕腰疼吗?”“一点不疼,已经习惯了,如果哪天不下田劳动,才会腰疼的。别看我快九十岁的人了,我还可以自己挑水担担、下田插秧、收割水稻、缝补编织呢?一点也不会觉得累”,天呐,这个奶奶级的老人虽然年事已高,却身心状态如此之好,让我着实佩服!如果换做城里的老人,基本上不是天天坐在家里“弹弦子”就是、卧病在床、身体稍好的也基本上是在街心公园里“撞树”呢,就算身体健康的,也多是在敬老院里颐养天年了,啥事也不能做了,看来人不能比呀!

在帮助瑶族老奶奶往家里运送收割好的油菜花时,我发现老奶奶的头发不但油黑,而且很长。她背后长长的发梢可以垂至膝盖以下,于是我就好奇地问她:“奶奶您的头发有多长?”,“多长?不知道,但我自己已经不能给自己洗头发了,得请邻居帮忙了,确实是老了”。我很奇怪,一个身体健康的老人可以下田劳作,却不能给自己洗头发?老人说:“你能看到我的头发,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头发在头套里盘着呢”,说话间,她已脱下包头布,把头发指给我看。果然,她的头套里面还盘着很多浓密油黑的头发,足有20公分厚。啧啧啧,看样子如果把发髻全部打开的话,至少也有3米长。“那您这是留了多久的头发呢?”“大概有70年了!”。原来,瑶族有个传统:女性从出生到去世,一生之中只剪两次头发,一次是出生后剪乳毛,而另一次就是结婚时修剪头发,一旦结婚之后就再也不能剪头发了。难怪瑶族妇女人人都用黑头布把自己的脑袋包裹得特厚特夸张,原来里面还有这么多头发,实在让人乍舌!

虽然和我聊着闲天儿,但老奶奶仍旧不停的忙活手边的事情,打水喂猪、生火做饭、赶猪进圈。鉴于此,我也不好再耽误老奶奶做事情,遂起身告辞。临别时,我告诉老奶奶:“如果还能继续坚持每天下田劳作,天天保持与世无争的乐观心态的话,您一定可以活到120岁以上,到时候当您成了世界第一寿星时,我会再来看望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先抑后扬的作文400字 运动的好处作文 万圣节作文 武汉科技馆一日游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诗歌 ...依然作文 爸爸是大厨作文 关于进步的作文 描写校园操场的作文 读书的苦与乐作文 《遇见》作文600字 学校秋天作文 我的农民父亲作文 上学的目的作文 与好书交谈作文800字 迪士尼英语作文 保护环境50字作文 往事依依作文 作文纸表格 生活中的发现作文 西瓜作文100字 小动物童话作文 我的理想考上高中作文 我的不足作文 作文写一首诗 情感类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500字 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作文 疫情作文评语 六年级三单元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