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心理自卑的孩子 往往是不幸福的 家长还在忽视“回避型人格”?

2020-12-31 16:50:01
相关推荐

文 | 朗朗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导语:

新学期开学孩子总是很抗拒去学校,换了新班级回家后又哭又闹的,明明能很快到学校的路,就因为走的人多,宁愿选择僻静远远的小路,也不和人群挨着。孩子在害怕什么?

案例:

华华今年9岁,平时活泼开朗的,最近从学校回来后越来越沉默,华华妈妈不得不和老师联络,才知道,儿子在课堂上完全和以前不一样。上课不敢发言,被老师提问居然支支吾吾不敢回答,也不愿意与同学玩耍。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不再从自身寻找长处,而是通过别人的长处来装饰自己,得到荣誉感。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外界保持试探和感兴趣,孩子交往的扩大,教育的影响等,使孩子对外界的认识不再主观、片面,而是客观、有联系的。这时家长应该更加关心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 当孩子遇到问题总说自己做不好,做不了。没有以前的自信,甚至开始把自己想的一无是处,也不爱和别的同学玩耍。遇到事情也不和父母探讨,家长给予的帮助孩子也不作回应。

这就是“回避型依恋”,那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分析:

一、什么是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更多的指对亲密关系和感情的一种回避,并且由此引发对社会交往活动的一个回避。

1.渴望依恋又害怕

对别人的看法十分的重视,常常因为别人而左右到自己。

敏感,自卑。周围的目光让他害怕和人交往,冷漠的防备身边的人,让想和他做朋友的人都望而却步。加剧了他对社交的抵触。

他希望获得身边的人带给他的安全感。当有人能够长期维持安稳的环境给他,他就能接受表达他的爱意。

2.对人抵触,喜欢独处

缺乏社交能力, 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

担心自己融不进去人群,害怕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认为自己说多错多,会被人嘲笑。

更愿意接受独处时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感。

3.把自己放的太低

还没开始交往就想着自己会被拒绝的,认为自己的社交十分笨拙而害怕去迈开第一步。一般情况下,不会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需要的,哪怕在亲密关系里,他们也不会。他们希望对方能通过肢体语言来明白自己而不是通过语言。这方面使得他们的交友变得更加困难。

二、为什么孩子会形成“回避型人格”?

许多学者认为,有这种障碍的人所具有的羞耻感,是由于童年时期的内心经历和父母训斥造成的。

1.父母的训斥

孩子经常遭受父母的嘲笑,会将这种屈辱的经历内化,形成消极的自我意向,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也不相信会真正得到他人的爱。每个人都是渴望被爱的,特别是亲密的人的关爱。

2.家庭的冷漠

在儿童时期,他们通过不断地哭,希望妈妈知道自己饿了,自己无聊,自己想要什么,希望妈妈可以关注自己的需求。

妈妈会来,可妈妈在服务时或多或少带着不耐烦,没有爱在里面。妈妈的来的时间,也总是延迟的,没有及时回应需要,孩子就会感应到妈妈的爱不全是给自己的。

妈妈给自己的回应里有冷漠,而这种东西对孩子是致命的打击,他会停止以后发出需要的信号,他知道没有人会满足他,因为会得到伤害。

三、“回避型人格”往往来自于家庭

家庭条件不好或者父母经常吵架,会令孩子觉得羞耻。会让孩子在交友中觉得自己的低人一等,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长大后,也渐渐接受不了别人的爱意,怕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怕受到伤害。

父母没有回应孩子的需要,当他向你表达需要呵护的时候,你因为在忙于别的事而直接拒绝了他,一次又一次,他得不到想要的回应,就会行为退怯。

父母的行为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带来了不自信。

结论

四、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回避型人格

家长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孩子的自卑感将会慢慢消失。

1.回应孩子的爱

及时回应孩子寻求关注的努力,这样孩子就会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反之,如果孩子得不到及时的回应,就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2.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形成自卑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对待自己,要想消除这种认知,首先要改变,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不要觉得每个人都很完美,就自己是一无是处的,提高自己的评价,也会加强自己的自信,从而消除自卑感。

3.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弊

有人把自卑看作只有弊,这是让我变得不自信的东西。因而感到悲观消极,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它反而加重自卑心理的消除,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自身的特长,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

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一般人都较相信他们,并乐于与他们相处。这些优秀良好的品质,十分受大家的喜欢,人们其实更愿意于这些人相处,自然又舒服。让他们正确认识到他们的优缺点,消除自卑心理。

4.加强自我认知

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好怕的,只要善于表达,别人都能理解自己的需要。

暗示自己,肯定自己,就不会害怕拒绝。

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父母在帮助孩子过程的时候,也要从自身找到问题,陪着孩子一起改变。耐心的引导孩子,陪伴孩子成长。您有多久没有鼓励孩子了?您有多久没陪孩子玩耍过?当孩子需要您的时候是否给予回应了?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袁隆平作文600字 描写人物的作文200 防溺水安全作文600字 六一 作文 对家规的看法英语作文 老师作文 作文用英语怎么读 校园题材作文 沙坡头作文 初中作文好句好段摘抄 少年的烦恼作文 我是一个爱笑的人作文 感谢自己作文600字 丰收的秋天作文三年级 介绍长城的英语作文 关于家长会的作文 初中作文随笔 梵净山景点介绍作文 春景作文400字 妈妈的小帮手作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作文 狼山作文 假如我是市长作文 中国足球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怎么写 我爱吃的食物作文 一段特别的旅程作文 关于沉迷游戏的作文 初中生作文700字 生命的价值作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