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张茅台老照片 重启一段20世纪70年代的包装记忆

2021-01-05 13:25:01
相关推荐

5月7日,茅台文化研究者李秋水在其个人公号发文《劳模张世英 ——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讲述他通过一张拍摄于1974年的茅台老照片,寻访茅台劳模张世英的故事。茅台时空摘编如下。

几年前的一天,浏览微信朋友圈,微友在兜售一张老照片。照片上一排排的茅台酒呈矩阵排列,后面有三位女工,一位年纪稍长一些,在对两位年轻一些的说着什么,像是师傅带徒弟。

通过时任河北省区经理喻敏的帮忙,2016年5月,我带上那张老照片,在仁怀城区一栋普通居民楼里,见到了当年77岁的张世英老人。

张世英1939年出生于贵州仁怀,先后任茅台酒厂包装车间班长、车间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

老人性格爽朗,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对我这个来自远方的陌生客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诚意,一下子打消了我的陌生感。

出乎意料的是,老人没有见过这张照片,因为时间久远,对这张照片没有一点记忆,她提到了在茅台酒厂工作的往事。

“太苦啦,太累啦!那时(包装车间)女工多,男工少,很多人累的受不了了,就走(离开茅台酒厂)了。”

老人回忆说,她1959年进厂,直到1993年退休,35年,一直在包装车间工作。刚进厂时,(包装车间)只有十几个工人。包装的每一个工序,全是肩背手抬,靠人力操作,体力活格外艰苦和繁重。

“酒库离包装车间很远,开始是两个人抬着到库房去打酒,后来发展成板车拉酒,前面有人拉、后面有人推;酒瓶运过来,要背瓶子,洗瓶子,用竹篓一篓一篓地背,用长毛刷一个一个地洗,特别到冬天,半身都打湿了,又湿又冷;装瓶全靠提子打酒,一提一提地灌装;装好的酒运到库房还要靠人力。”老人像放电影一样,把有画面感的回忆一帧一帧地放出来,让人感慨万千。“很多事情都要下班后干,因为上班还有上班的工作。”

20世纪50年代茅台酒包装场景(竹制酒篓、竹漏斗、竹编织坛套、装瓶篓及木制手动灌酒转盘)

老人回忆的情况,在1991版《茅台酒厂志》中也有记载:

“灌装操作上,长期用盛500克酒的‘提子’,凭手工一瓶一瓶地灌装。‘提子’原是竹制,后改为锡制。手工的灌装方式,不能保证酒的数量标准,工效也很低,60年代初期改圆盘桌式的旋转灌装,虽然工效有所提高,但劳动强度很大,灌酒的数量也因操作工人熟练程度和注意力是否集中而受到影响。”

我忍不住问老人:“那您凭什么留下来了?”

老人说:“坚持!我出身在农村,不怕苦。”

老人这一坚持,就坚持了30多年。

我还是想围绕着照片激发老人的回忆,于是再请老人想一想为什么会拍这张照片。

老人突然高兴地说:“我是劳模啊!”说着,她拿出了证书和奖章,其中包括“贵州省三八红旗手”、“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四化建设标兵”、“全国优秀政治工作者”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茅台酒辉煌50年“特殊贡献员工”、茅台国营60周年“杰出贡献员工奖章”等。

张世英的老伴,叫赵明均,1954年进茅台酒厂工作。与妻子张世英一样,也是一位毕生奉献的茅台功臣,仅担任车间主任就长达25年。陪同我去采访张世英老人的赵航,是老人的孙子,1987年出生,2011年进厂。后辈们传承着张世英老人和赵明均老人的家风和精神,继续为茅台的发展默默奉献。

采访结束后,经过一番周折,我找到了那本刊载这张老照片的杂志,是遵义市美术摄影作品展览办公室编印、1975年1月印刷的一本画报《遵义》。

从杂志的印刷时间以及张世英老人和另外两名女工的着装来看,老照片应该拍摄于1974的10月份左右。以此推算,拍摄照片时,张世英老人应该是35岁,时任包装车间副主任,在给两位年轻人讲解如何拴丝带。

经过包装车间工会老人儿们辨识,照片上三个人的身份和现在(2019年)的情况都得到确认——

左为张世英,时任包装车间副主任,现居住在仁怀市中枢镇;中间是郑信芬,包装操作标兵,现居住在仁怀市;右边是汪庆兰,包装操作能手,现居住在赤水市。

作者与张世英老人在仁怀家中合影

来源:半酒轩会客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 作文素材200字 参观博物馆作文 写美食的作文 关于人的作文 我的未来 作文 突破作文 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星空作文 作文好词好句 笑 作文 西湖作文 创意作文 奉献作文 550字作文 值得作文 时间 作文 作文素材初中 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春天300 环境保护 作文 作文生成 读书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400字 人生的色彩作文600字 有书真好作文600字 年味作文800字高中 共度好时光作文600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文 可爱的小狗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