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涨知识:“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可不是写春天的诗

2021-01-06 20:30:01
相关推荐

对比唐诗的发展,宋朝的诗歌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时常在其中蕴含着说理的韵味。后人把这种诗歌的追求,认定为理趣之美。就是探讨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情感都是表面的,在其深层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哲学意义,发人深思,令人感慨。

比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样一来的话,诗歌的韵味必然会受到冲击,但是在唐诗已经发展那么成熟的情况下,宋诗能够摸索出来这么一条出路也已经很不容易了。比如今天我们谈到的这一首古诗,看上去似乎就是一首简单的描写春天的诗作,但是没想到字里行间还有那么多的花样。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诗歌就是朱熹的《春日》。诗歌的最后两句我们都非常的熟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也就是说,春天来到这个世界当中,处处都有春的气息,谁都可以轻易看出来春天的面貌。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是春天的景致。

诗歌的一开始,像是诗人在河边探踏青,风和日丽的时候,到了泗水的河边踏青。所看到的都是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春风一吹,天地间所有的一切都很漂亮,丢弃了秋冬季节的萧瑟,而代之以生机勃勃的春天。

所以才引出来后面的诗句“万紫千红总是春”。

但是南宋时期的朱熹是没有到过山东济宁的,也就是说他的第一句“寻芳泗水滨”的踏青是不存在的。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其实这首古诗并不是写的描绘春天,而是写的他所追求的儒家学问,这也是诗歌当中潜藏在其中的理趣之美。

诗歌当中的泗水其实指的是孔子的学问,也就是儒家学说。孔子老家在济宁曲阜,但是也曾经在泗水之地讲学教授弟子。所以这里的“寻芳”当然也不是寻找春天的景色,而是变成了寻求圣人之道。

“无边光景”就是说孔子的圣人之道所包括的内容实在是太广泛了,天地之间处处都是。而他所教授的弟子更是从各个方面继续发扬光大,此所谓万紫千红。

作为南宋时期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朱熹是当时继承孔子哲学,并且将其发扬光大,独创程朱理学的关键人物。在这样的一首诗歌当中,借咏叹春天来表达对儒家思想学说的赞叹,是充满理趣之美的,也是蕴含着诗人特有的追求的。

要知道南宋的朱熹世称朱文公。他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史称朱子,是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儒家学说大师级的人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三作文600字 黄河作文 秋游作文 中考作文范文 兔子的作文 作文秋天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关于年夜饭的作文 包饺子作文300字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作文600字 长大的感觉真好作文 以责任为话题的作文 感恩老师作文500字 爱拼才会赢作文 以感恩为题的作文 我的老师作文100字 写老师的作文500字 包饺子的过程作文 关于中国梦的作文 写雷锋的作文 春节包饺子作文 我真幸福作文 我爱你中国作文 五年级作文读后感 未来的汽车作文 过年作文500字 校园趣事作文 七年级作文题目 放飞梦想作文 坚持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