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古都形成因素论文

2021-02-28 10:25:02
相关推荐

中国古都形成因素论文

都城通常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且还是一个经济的都会。都城之内,户数繁多,人物荟萃,因而也成为文化相当发达的城市然而都城所在地的选择为每个王朝或政权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都城的选择应考虑自然环境、经济、军事以及社会基础等。关中地区在这几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就有了在关中地区建都1077年的历史,成为历史上建都最多的地区之一。

1形成古都的自然因素

一个都城的建立有它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而自然条件往往首先受到重视。都城的自然因素显示在地势、山川、河流、土壤、气候、物产等方面。

1.1地势

从地势上来说,关中是一个适宜建都的地方。西汉初年,曾经有人对关中作过这样的描述:“地执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也。”按当时的局面来说,也就是以关中为都来统治关东各地。关中和关东对比,关中的地势自然显得高亢,而关东较为底下,这就自然形成居高临下的形势。有利于统一全国。

1.2山川

相当多的都城是和山有密切关系的,因为山可以作为防守的凭借。长安有“四塞之固”之称,所谓的四塞不是完全因山而形成的。但除过东侧的黄河,其余三面都是有山的。它的南侧是南山,也就是秦岭,和西侧的陇山,都是有名的大山。它的北侧虽没有像秦岭和陇山这样的大山,但岐山、九峻、嵯峨山,自西至东,还能相互呼应,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1.3河流

很多都城都有河流,一方面可以开凿护城河,作为防御的一道屏障;另外为城市中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用水。长安濒于渭水,渭水在长安之东又汇合了泾水。长安南倚秦岭,由秦岭流下的灞、浐、矞、涝诸水和沣水分别由长安城旁流过。这几条河水和泾、渭两水以及久已湮没的滈水,共称为长安八水。也就有了“八水绕长安”之美称。这八水皆能灌溉,渭水更能通行航运。

1.4土壤

在以从事农业经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里,都城所在地的土壤,也受到相当的重视。这自然是因为肥沃的土壤更适于农耕。汉初定都关中,这是出于娄敬的策略。娄敬从关中的险阻立论,可是他却着重指出,关中有膏腴的土地,并且还称道它是天府。关中与《尚书·禹贡篇》中为雍州,雍州的土壤为黄壤,于当时在全国中居上等。这就有利于关中农业的发展。并为关中成为都城提供了经济保障。

1.5气候

气候这一因素和山川、土壤等相比较,对于都城的选择来说,似乎关系较为淡薄。一些有名的都城大致是位于燕山之南和陇坻之东,也就是说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其稍南稍北的地区。这些地区南北之间气候差别不太显著,都适宜于种植。关中地区是当时重要的产粮区,有“陆海”和“天府”之美称。

1.6物产

一般来说,各地都有当地所出的物产,都城也是一样的。都城附近各有其山川,又有较为肥沃的土壤,气候都显得温和,故物产也较为丰富。关中是九州膏腴地,有“陆海”之美称,不仅有玉石、金、银、铜、铁、等异类之物,又有稻、梨、栗、桑、麻之作物。

综上所述,自然环境作为形成都城的一个因素,是有其重要的意义的。每一个王朝或政权在选择都城所在地时,是不能不考虑到这方面因素的。

2形成古都的经济因素

都城是人口容易聚集的地方。在全国来说,即令不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人口较多的地方。这就要解决社会生活所必需物资的需求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须具有一定的自然条件,使所必需的物资能够在都城附近就地取得,而不是假于外来的助力。如果需要外地的供应,其间的难易程度,也应在考虑之列。若是过分困难,对于都城的地位能否长期保持下去,也不是毫无影响的。正因为这样,经济因素在形成都城的过程中就具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要在都城附近就地取得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资,就应使都城附近地区相当开阔,使它能够产生军民所需的一般物资。关中是披山带河有四塞之固,实际上却是在崤函和陇蜀之间,也就是在崤山和陇山之间,崤山和陇山之间就是一般所说的八百里秦川,这里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更适宜于农业的生长和发展。

论都城的经济,农业的经营固然重要,但还要兼顾其他各方面,手工业的发展和多样化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发展手工业就须有相对应的原材料。而关中周围的山中矿产不少,玉石、金、银、铜、铁无所不在。当时在关中有不少铁铺等,蓝田玉也比较有名,远在西周时期,玉器就被统治阶级所重视,有些玉器就是在都城制造的,当时能在都城制造玉器,自然是由于附近山中能够产玉。

不过,由于都城的发展,人口大量的在都城聚集,使得都城附近所产的物资不能满足都城人民的基本需要,就得从距都城较远的地方运输物资到都城。在关中建都后也出现过类似情况。秦汉和隋唐都为经济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颇费周折,他们选择的是利用天然水道和开凿人工水道,历经自然水道的艰险,从富庶的产粮区运输粮食到关中的都城供应都城的军糈民食。不过没有为此而迁徙都城,离开政治中心而迁就经济地区。

3形成古都的军事因素

历代王朝或政权选择都城时,对于军事因素都十分重视,不敢掉以轻心。保护都城不仅要有足够的兵力,还须有军事防守的凭借,才能够稳操胜券,使都城固若金汤,而社稷也就可以历久不隳。

西汉初年选择都城时,对于东方诸侯多所顾虑,所以张良提出了在关中建都,可以阻三面而独守,以一面东制诸侯的设想。作为统一的王朝是不能仅顾一面的,而舍弃其他各方面的。事实上匈奴如此强大,关中是不可能不感到压力的。这一点秦始皇已察觉到了,当蒙恬驱逐匈奴之后,就北恃阴山,设防据守,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还特意修了一条有名的直道。有了这条直道,在都城里指挥北边,就如臂之使指,是相当灵活方便的。后来直道未能长期通行,但这并没有损坏关中都城有全面指挥的基础,这样的策略历西汉而至隋唐,都是一直承袭遵守,未敢稍事疏忽。强大的匈奴在西汉时已又劲敌而降为属臣。唐初突厥的气焰不在于匈奴之下。唐高祖甚至打算放弃长安而迁都于山南,幸因秦王李世民的阻止而未能实现。设想一下,假如当时唐都另迁他所,突厥的猖獗形势难以制止,唐初的盛世是不易形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第一次 作文 赶集作文 爱国情怀作文 绿萝的作文 五年级优秀作文 我的梦 作文 冬作文 优秀作文600 作文三年级300字 奋斗的作文 我的妈妈的作文 作文格式 作文50字 作文300 桃花的作文300字三年级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作文600字 最好的礼物600字作文 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作文600字 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6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600字作文 冬天里的快乐作文600字 什么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最温暖的陪伴作文600字 传统节日作文300字三年级 描写春节的作文300字 写人的作文题目大全 电影观后感800字作文 最美的遇见作文600字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我家乡的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