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论文

2021-05-16 08:25:01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历史上优秀文化的沉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古诗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文字表现形式也是独具一格,加上古诗词的文字形式比较简短,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底蕴想要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还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的时候给予我们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空间,辅助我们针对其中的词意进行分析和规整,只有我们的鉴赏能力提升了,才能深刻理解古诗词中想要表达的意象。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学习策略

“意象”是可以说是古诗词的灵魂所在,诗人都是借助于“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意象”可以说是诗人情感的凝聚,比如: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月”“雨”“梦”“花”“山”等,这些字多蕴含的寓意也会根据作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古诗词的意象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由于很多古诗词的历史悠久,诗词中多表达的文字形式虽然简短,但是意思却非常耐人寻味,这对文化底蕴尚浅的我们来说要做到鉴赏还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当下的学习情况,加强对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意象学习。

一.理清意象

1.扫清学习障碍

古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句短意远,而意象就藏在古诗词的字里行间,想要找出意象,阅读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学习课文之前就把意象作为探索的目标,并通过反复阅读和推敲来克服古诗词中通假字的学习障碍,因为如果不看课文中的注释,完全按照自己熟悉的字来阅读的话,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中的“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表高兴、开心。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理解通假字,单纯的把“说”直接理解为说话的意思,这样整体课文就会变得摸不着头脑,完全无法理解课文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诗词在创作过程中都是这对某一特定时间的事物进行描写,也就是在特定的心境下有感而创,带有非常浓烈的主观色彩。因此,在学习中我们也要对诗词创造的背景进行预习,尽量拉近与古代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古人的视角来驾驭意象、理解意象,最终扫清古诗词中的学习障碍。

2.借鉴典型意象

古诗词中意象的形成都把个人的情感渗透到客观的事物当中,利用对事物的描写来衬托内心的情感变化。同时这些意象也会赋予诗词特殊的意义,其蕴意也较为固定,有迹可循,更为方便高中的我们进行学习与借鉴。比如:在古诗词中“西风”普遍被认为是衰败、惆怅和落寞的意象描写,而“梅”在古代则被看作是清高、傲骨的蕴意。月能思乡,水喻愁多,而桃花多数来形容美人等等。

3.把握节奏和情感

古诗词讲究的押韵和节奏,要寻找意象需要对字、词进行拆分,只有把每个客观的事物看作一个非独立的意象,就能发现其中蕴藏的情感。比如: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词时,里面开头写到:““噫吁喊,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可以说是统筹全文,一叹高,二叹难,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想要把这两句读的有气势,就需要先对诗中的句子进行分析,认真思考究竟改用怎样的语调来进行朗读,只有充分把自己置身于作者当时的情境中才能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噫吁喊”所表达的惊叹之情非常强烈,我们在阅读时除了要注意声调的变化,还需要增加一些语气的变化,只有才有升调来读才能表达出作者对蜀道的敬畏之情。

二.梳理意象

古诗词中意象很多,比如:月、雨、山、梅等等。而且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诗词中也会有不同的寓意,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不经常对意象进行梳理,使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因此,我在学习中对古诗词中的“月”“雨”“山”这3个意象进行的梳理。

1.古诗词意象之“月”

“月”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可以说是最高的,很多诗人都喜欢借助月亮来抒发思念之情,比如:李煜《虞美人》词中出现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作者借助月亮抒发心中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以及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又如:白居易在《琵琶行》诗中就有5次采用月亮来进行意象的描写:

①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句中“月”描写的是作者和友人别离的场面,诗的前半句将离别之苦表达到了极致,而后半句的以“月”字结尾,借助江中的月亮倒影又更把相思别愁表现的一览无余;

②东船西舸哨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里描写的是琵琶女演奏完,本来沉浸在乐曲中的人们突然安静下来,这种冷清的气氛又通过江中的明月把幽怨与愁苦衬托的淋淋尽致;

③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此句中的月是作为一种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描写的是琵琶女追忆往昔的美好,和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词句表达的是琵琶女在江边等待丈夫归来的情景,这里的月亮与前一句的月亮可以说是互相辉映,把琵琶女回忆往日的美好到现在满是伤心和凄冷,前后的对比更加凸显出入金的孤寂和落寞;

⑤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里写的是作者虽然处在春花和秋月这样的美景当中,但是可以倾吐肝肠的对象也不在身边,只能一个人喝闷酒来排解心中的寂寞。

2.古诗词意象之“雨”

古诗词中雨也是最常用的意象,雨,或浪漫或凄苦,诗人也常常借助雨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的波动。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里的“骤雨初歇”并不是代表作者的心情由雨转晴,而是借助雨晴来帮助自己逃离这个令自己伤心的地方,但是又不想雨停,因为自己可以和恋人都带一些时候,这种想要离开又舍不得离开的纠结之情通过雨更增添了心理上的凄凉。

3.古诗词意象之“山”

山总会给人一种伟岸的感觉,也为诗人带去了无限的创作灵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以“山”作为意象,在古诗词中也出现的频率也颇高。比如:屈原所写的《离骚》中:“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其中“椒丘”所描写的就是一般的自然风光,即长着椒树的山丘。而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里所说的“山”则是表达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影藏着一种归隐之情。

三.鉴赏意象

1.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做到对作者情感的鉴赏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也尝试了很多方法和手段帮助我们更好的感受意象,理解意象。随着我们对意象的把握越来越准,可以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情感,对古诗词也有全新的认识,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中那种跨时空的情感共鸣。记得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感触颇深,当教师为我们播放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时,我觉得缠绵的词句加上王菲空灵的声音,让我充分感受了作者当时的心情,那种通过对明月共同的爱,将彼此分离的两人重新结合在一起。此种作者面对仕途的失意和与弟弟的别离,到底该向明月倾诉人生,还是单纯为了发宣泄心中的"不快,我们都可以通过意象来找寻答案。

2.把握意象群在规整中鉴赏

古诗词中的画面古诗词中很多意象之间都是彼此关联的,并非单独存在的,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如果把意象串联起来就能组成一幅画面,在规整意象的过程中也会发现,看似散乱的景象其实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我们将每个意象陈列出来重新组合排序,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也就是所谓的意象群。我们可以透过这些意象群去窥看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比如:在学习杜甫的《登高》中,其中有一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中意象很多,其中“风”“天”“猿”“渚”“沙”“鸟”重叠在一起渲染出了秋天意境,那种悲凉与孤苦的氛围也被很好的表现出来。再比如: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这种看似凌乱的意象,其实也有一定的规律可言,他们之间也是彼此互相联系,也是也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这样简单的韵律,让我们读起来郎朗上口,诗词中作者通过惟妙而生动的场景描写,很容易让我们感受到游子漂流在外的悲凉感。由此可见,我们在学习古诗词中除了要掌握将意象串联的技能外,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诗词的只言片语中发现蕴藏的强烈情感。

3.利用意象组合在联想中感受鉴赏诗词的意境

想要顺利完成意象的组合,就需要我们充分理解词语与意象之间的拼合,不断提高诗歌中意象组合叠加的手法,让每个意象之间可以有一个合理的链接,多个画面互相渗透后就能融为一体。当然,我们也要发挥我们的想象,用意象组合法来鉴赏和分析古诗词中所创设的意境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在学习,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其中“明月”和“清风”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词汇,但是当它们和“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声色兼备、动静适宜的深幽意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的意象学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不断积累文化内涵才能真正体会到古人对于生活感触,就算生活在不同时代,面对孤独和别离的那种悲凉之情我们确实可以感同身受。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抓住意象,品味诗词中的情感,掌握诗词表达的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诗词语言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张联盟.探究意象教学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综合版),2014,(6):99.

[2]任健.高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J].考试(教研),2010,(10):85,76.

[3]张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11):91.

[4]杨晓鸿.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微探[J].小作家选刊,2017,(14):107-108.

[5]刘源.例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好家长,2014,(34):97-98.

[6]程亚萍.抓住“意象”就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2015(5)

[7]王林燕.打开思维闸门透视诗词意象———刍议高中语文诗词中的意象教学[J].语文天地,2013(11).

[8]陈家武.怎样分析诗歌的意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8).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秋天 作文 班级美食节作文400字 关于老师的作文800 英语初中作文 小标题作文1000字 写谢谢你的作文 海外留学英语作文 那一天我哭了作文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600字 英语二小作文预测 我为家乡添一抹绿作文 六年级下册作文大全400字 生态公园作文 我的一片天地作文 庆中秋作文300字 读后感四百字作文 厨房交响乐作文 人口老龄化作文 有你真好作文600 秋天的梦作文 日成一事作文600 小草的力量作文 我家的故事作文250字 学武术的作文 描写濠河的作文 努力的作文 端午节二年级作文 一篇600字的作文 爱在家里作文 关于坐井观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