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论文构思提纲运用对写作成绩的影响

2021-07-13 14:30:02
相关推荐

关于论文构思提纲运用对写作成绩的影响

1、引言

在日常写作中,提纲是一种经常被用来帮助作者在总体或全局性构思阶段组织观念和文章结构的自我调控形式,包括专业作家在内的熟练写作者在构思阶段经常运用这种策略。Bereiter&scadamalia发现,专家经常采用列提纲或要点的策略组织文章,并尝试做不同的组合,以求找到一种最佳的文章结构;年幼学生则大多不能运用这种策略。

迄今为止,关于提纲效应的心理机制,西方学者主要提出了两种理论假设:其一是由Baddeley提出的关于书面提纲改善文本质量的记忆假设[21(memoryhypothesis),认为书面提纲的作用在于它能提供某个写作构思的外部表征,以便腾出记忆空间吸取写作所需的其他信息;其二是Kellogg提出的转译假设汇3](translationhy卯thesis),认为提纲的好处主要在于它能使作者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将观念转换成文本的转译过程。这两种假设虽各有实验的支持,但很不充分,至今尚无比较明确的结论。本研究旨在通过两个分实验,考察提纲策略对写作质量的影响并探究提纲效应的心理机制。

2、实验一

2.1目的

本实验旨在考察被试在写作不同长度文章时不同提纲形式对写作成绩的影响。

2.2、方法

2.2.1、被试

广州市广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60名,随机分成长文章的书面提纲、心理提纲、无提纲和短文章的书面提纲、心理提纲、无提纲6组,每组10人。被试年龄在17一18岁之间,以汉语为母语,智力正常。

2.2.2、写作任务

材料作文一篇,题目自拟。短文章者,要求被试把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长文章者,要求被试的作文字数不少于750字。不同条件的被试各作文一篇。

2.2.3、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3(书面提纲/,合理提纲/无提纲)x2(长文章/短文章)两因素被试间设计。因变t为作文质量。

2.2.4、实验程序

实验在学生的语文课上进行。在作文开始前,主试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书面指导语,按指导语规定的条件进行写作。无提纲条件的被试,被要求在阅读完指导语后马上动笔写作正文;书面提纲条件的被试,被要求花不少于5分钟的时间先列出书面提纲,然后才动笔开始正文的写作;心理提纲条件的被试,则被要求花不少于5分钟的时间在脑子里运思提纲(不能在纸上写出来)。主试认真检查和监督学生是否按指导语进行。

我们采用被试间设计控制提纲因素,每个被试接受3种水平之一的处理;采用被试间设计控制作文长度因素,每个被试接受两种水平之一的处理。

2.2.5、写作成绩的评定

我们以被试作文的总体质量作为量度标准,由3名有经验的专家或教师分别在比较公认的衡量作文质量的4个维度—语言表达,立意选材,结构层次和内容陈述—上进行5点评分,5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评阅者对被试的作文单独进行评分。3名评阅人的平均评分即为写作成绩。

上述结果表明,不管是书面提纲还是心理提纲,对于文章质量来说都有显着的效应。上述结果还表明,书面提纲和心理提纲对文章质量的影响差异不显着,初步表明书面提纲和心理提纲对文章质量具有同质性的意义。

3、实验二

3.1、目的

在实验一基础上,我们将提出一个暂称为“半书面提纲”的设计,以进一步探究提纲策略的效应及其机制。

3.2、方法

3.2.1、被试

广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44名,学生被随机分成4组,每组n人。学生的年龄在12一13岁之间,以汉语为母语,智力正常。

3.2.2、写作任务

每人以不同题目、不同提纲方式写4篇作文,要求被试分别按4种规定条件写作。

3.2.3、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提纲方式,有4个水平。第一个水平:先令被试写出书面提纲,然后再令其按照该提纲写出正式文章。第二个水平:先令被试写出书面提纲,但在被试开始正式写作时由主试拿走该提纲(半书面提纲)。第三个水平:先令被试构思心理提纲,然后令其按照心理提纲写作。第四个水平:被试被要求无任何提纲写作。

因变量为作文质量。我们采用拉丁方格排序法平衡作文题目难度的顺序效应。

3.2.4、实验程序

实验在学生的作业课上分两处地方(每次接受半书面提纲处理的被试单独一处测试)进行。实验开始前,主试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书面指导语,严格遵循指导语写作。第一种条件的被试,要求他们在审题后,先写出一份书面提纲,然后开始正式作文,正文的写作按提纲进行。第二种条件的被试,要求他们在写出书面提纲后必须举手向主试示意,然后由主试取走这份提纲后,再动手开始正文的写作。第三种条件的被试,指导语仅要求他们在审题后构思心理提纲,被试在完成心理提纲的构思后,即动笔写作正文。第四种条件的被试,则被要求在阅读完题目后马上开始正文的写作。对提纲的时间要求与前述实验一致。实验开始后,主试认真监控被试严格按要求完成任务。

研究者控制好4篇文章的写作时间的间隔,以便消除学生疲劳因素的"影响。

3.3、结果与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提纲方式的主效应极其显着,F(3,129)=7.345,P(、000,说明提纲的运用对文章质量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多重比较显示,半书面提纲与书面提纲的差异显着,P=.045;半书面提纲与心理提纲的差异不显着,P二.252;半书面提纲与无提纲的差异极其显着,P<.000。多重比较还显示,心理提纲与书面提纲的差异不显着,P=.465;心理提纲与无提纲的差异极其显着,P<.000;书面提纲与无提纲的差异显着,P=.040。

本实验除了再次证实实验一的结果,即书面提纲和心理提纲均对作文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两者之间不表现出显着差别之外,还有一个颇有意味的发现,那就是:在所有提纲形式中,半书面提纲的运用使被试作文成绩有最高的均值,并且半书面提纲与书面提纲相比还有显着的差异。

4、讨论

按照前述的记忆假说,书面提纲由于能为文章构思提供外部视觉表征,因而可以减轻作者工作记忆的负荷,从而改善作文质量。照此推理,较长的文章由于需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较多的信息,因而需要耗费较多的能量,较短的文章则由于所需提取的信息较少,因而所耗费的记忆能量也较少。因此,如果书面提纲对于写作质量的积极效应主要是由于减轻了记忆负荷的话,那么对写长短两种文章来说,书面提纲对前者所起的作用应该大于后者,而不借助文字等外部视觉表征的心理提纲对两者的意义则应该相同,合理的结果应该是提纲方式与文章长度表现出交互作用。实验一的结果却非如此,并且多重比较表明两种提纲形式对文章质量的影响没有显着差异,因此我们只能作出这样的推断,即书面提纲所具有的外部视觉表征作用对文章写作来说不具根本性的意义,提纲之所以发挥作用的内部机制可能更主要在于它为总体构思提供了较高水平的加工。

实验一关于提纲类型的划分仅限于书面提纲和心理提纲,实验二中我们增加了半书面提纲这种形式。半书面提纲是一种被试用书面提纲形式进行总体构思但在正文写作时又不得参照的提纲形式,其实质是:对于正文写作而言,已经写出的书面提纲又转换成了心理提纲而发挥作用。

那么为什么半书面提纲对文本质量的提高能起到最好的作用,且与书面提纲相比还有显着的差异?对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能的解释,即半书面提纲实际上起到了书面提纲和心理提纲的双重作用。因为被试借助书面提纲已经进行一次总体构思,而在开始写作正文时,由于已经写成的书面提纲被拿走,他们就必须在原有提纲内容的基础上再把它们转换成心理提纲,这种转移过程很可能不仅仅是原有内容的重复,还包括在其间或者增加一些新的观念,或者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观念,或者对原有观念进行重新组织,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一次再度加工的过程。这样的双重加工就使其产生了超过书面提纲的效应。由此我们可以说,这一结果再度证实了实验一的推测,即提纲作用的机制主要在于它为文章写作的总体构思提供了较高水平的认知加工。

5、结论

作者在构思阶段运用不同形式的提纲均能改善文本质量,其中半书面提纲有着最好的效应,且与书面提纲有显着差异;提纲作用的机制主要在于它为文章写作的总体构思提供了较高水平的加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表白作文 作文600字左右 草莓作文 冬季作文 小作文300字 万能作文素材 创新的作文 我自己 作文 伤感作文 路的作文 秘密 作文 感谢 的作文 善良作文 作文550字 学习的作文 作文两百字 细节作文 散文作文 寻找 作文 偶像作文 乐园作文 一件事作文 作文 遇见 三百字的作文 作文 遇见 作文素材人物 作文怎么写三年级 作文冬天 作文350 大学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