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五年级下《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021-08-17 11:00:03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及表达等能力和认真思考、仔细检验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成就感。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了解学情,把准起点

教师出示复习题:商店原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师:这道题谁会解答?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或同桌内交流一下解答方案。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解答方案?(选2~3名有代表性的同学板演)并说说解题思路。

生1:我是抓住问题思考的,想:原有的重量,就要用卖出的重量加上剩下的重量,列式为:35+40=75(千克)。

生2:我是抓住等量关系思考的,想:原有的重量-卖出的=剩下的。设原有x千克。列出方程:x-35=40。

生3:我也是抓住等量关系思考,想原有的重量-剩下的=卖出的,即:x-40=35。

……

师(及时评价):这三位同学的分析确实精彩(来点掌声)。

2.及时小结,引出课题

师:抓住问题思考还是抓住等量关系思考是这两种解法的区别,这节课就让我们重点来抓住等量关系用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稍复杂的问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评析:课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在基础上,用多种方法解答准备题,并充分让学生畅谈解题思路,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批准了教学起点,又潜意识渗透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同时在师生平等对话中,抓住契机,及时点题,使学生明确了思维的方向,促其知识的正迁移。

二、点拨引导,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改变条件引出例1

师:刚才这道题,同学们分析解答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把这道题的第一个条件改一下,你们看。

出示例1:商店原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师:这道题的数量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想想,并与同桌相互说说。

(2)汇报讨论结果

师: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说说?(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原有的重量-卖出的=剩下的重量)

/ \

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

……

师:下面我们来列方程解这道应用题,你们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应该先怎样呢?(让学生充分地说说)

生1:我认为要像解方程那样先写一个“解”字。

生2:还要找出未知数用×表示,像复习题那样,再用我们刚才找出的数量关系来列方程解。

生3:还要检验……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找出的数量关系,根据刚才讨论的来列方程解这道题。

生汇报解法、师板书。(略)

(3)引导学生检验

师:求出的答案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生:检验)怎样检验?请同学们看课本P110页的第一段文字。

师:①请同学们用上面的方法检验例1的答案对不对。

②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检验过程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

生:检验:把x=75代入原方程;

左边=75-5×7=40 右边=40

左边=右边。

所以x=75是原方程的解。

师:学到这,请同学们回顾并讨论一下,刚才我们列方程解应用题经过了哪些步骤?(给予足够的时间,让生充分地讨论总结)

师生共同小结、互相补充(用小黑板出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评析: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例1的教学,教师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大胆放手,把尝试与交流、讨论融为一体,给学生的“探索”提供开放的、广阔的舞台。学生在充分交流与分享、纠正偏差中逐步形成共识——抽象概括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这样促使学生的认识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走向抽象,不仅获得内容性知识,而且获得方法性知识。

2.学习例2

(1)出示例2:小青买了4节五号电池,付出8.5元,找回了0.1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让学生看题弄清题意)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吗?(要求: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说)

(2)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选择有代表性的三种解法同学到黑板上来板演)能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吗?(要求: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针对他们的思考方法和解答过程提出意见。教师表扬并肯定学生的发言)

评析:例2的学习,教师能放手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尝试实践,改变教师讲解例题的教学方式,让多数学生尝试成功,从中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

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1.下面两题,先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把每个方程补充完整。

(1)小明买4支铅笔,每支X元,付给营业员3.5元,找回0.1元。

(2)建筑工地运来5车水泥,每车 X吨,用去13吨以后还剩7吨。

2.完成课本第111页“做一做”。即:把例1中的前两个条件改成“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问题改成“每袋饺子粉重多少千克”,该怎样解?

生独立完成后小组成员互评,并给有困难的同学帮助。评讲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检验等。

3.请你来当设计师。

若干年后,如果你买了一套房子,建筑面积是120平方米,实用面积比建筑面积少10平方米,请你在下列磁砖中选择一种适合于你的",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算出需要多少块才够铺?

评析: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知能结合,既兼顾了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又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最后一道开放性的习题,使学生在思考的同时不但巩固了新知,还激励、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其思维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四、回顾总结,深化认知

1.阅读课本: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109~111页,看看还有什么疑问没有?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可以帮助你解决哪些平时遇到的问题?

评析:让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谈学习收获,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之乐,建立自信,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总评:本节课教师能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小组讨论、同桌合作,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改变以往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如解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探讨,从准备的演练至例题的尝试,再到方法的归纳无不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得轻松自如,适时点拨,真正起到一个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看望老师作文 友谊给我带来了快乐作文 苏州游记作文600字 环保小卫士在行动作文500字 小猫捉老鼠作文 学会生存作文450字 大城小事作文 太阳花的作文400字 关于大自然风景的作文 歌唱比赛作文300字 勤劳的作文300字 难忘的小学同学作文 桂林的风景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有哪些 母爱的一篇作文 我听见的声音作文 我的亲戚作文 放风筝500字作文 暑假的第一天作文200字 跑步作文100字 茶叶作文 动物小白兔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家规 一勤天下无难事作文 碰碰香的作文 介绍手机的英语作文 一场大雨作文200字 陈晓小作文 寒假开学第一天作文 校园秋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