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朴实扎实生动有趣教学设计

2021-08-19 09:15:01
相关推荐

朴实扎实生动有趣教学设计

朴实 扎实 生动 有趣

——特级教师于永正词语教学赏析

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一直被视为“软肋”。在常态课中,我们要么叫上几个学生将得出的答案公布于众,要么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收效甚微;而在公开课上,因为怕耽误时间,词语教学更如蜻蜓点水,只是走过场,效果可想而知。

最近有幸观摩了于永正老师的一些录像课,不禁折服于他那朴实、扎实、灵动、有趣的词语教学。词语教学原来也可以如此精彩!现摘录一些片段以飨读者。

[案例1]‘‘管理”一词的教学(《狐假虎威》)。

师:大家看看“管理”这个词在哪句话里。

生:(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

师:咱们班张明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生:张明同学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是管理图书的。

师:你们的家长干什么工作?

(学生纷纷举手。其中有一个同学说他妈妈当会计。)

师:你妈妈当会计是管理什么的,知道吗?

生:我妈妈在杂品公司当会计,她是管理……

师:有知道的吗?我告诉大家,是管理财务的。(板书:财务。)(又有一学生说他爸爸是交警)交警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生:管理交通的。

师:能不能根据你们家长的工作,用“管理”说一句话?

生:我爸爸是交通警察,他是管理交通的。

师:好,“管理”这个词用上了。谁接着说?

生:我爸爸在路灯管理所工作,他是管理路灯的。

师:这项工作很重要,以后路灯不亮就找你爸爸。(笑声)

生:我爸爸在监狱工作,他是管理犯人的.。(笑声)

师:告诉你爸爸,要时刻提高警惕,别让犯人跑了。(笑声)现在请把作业本拿出来,用“管理”写一句话。有没有困难?对了,能写几句话更好。

赏析:“管理”,一个比较抽象的词语,经于老师的点拨,变得触手可及,具体生动起来。他巧妙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了学生的经验世界,由“咱们班的张明是干什么的”到“你们的家长干什么工作”,不经意间,精彩文章尽在,“管理”一词已在学生的脑中“活”起来,继而在学生的口中“活”起来。此外,于老师运用幽默的方式,如“这项工作很重要,以后路灯不亮就找你爸爸”,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管理”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更有一份责任!“管理”一词。就这样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了。

[案例2]‘‘流利”一词的教学(《关怀》)。

师:先看看“流利”这个词语在哪一句话里,找出来读一读,看看是说什么的。

生:(读)“那位同学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周总理不住地点头。”

师:这里的“流利”是说读书很熟练。还记得《锄禾》这首诗吗?谁能背下来?

生:(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师:他背得怎么样?谁能说一说?要求用上“流利”这个词。

生:郭扬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不流利。

师:学过一年了,一时紧张没背好。我想,现在他一定想起来了。再背一遍怎么样?(该生又背,这次背得很好。)

师:这次背得怎么样?谁再来说一说?

生:郭扬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师:谁能用赞扬的语气说一说?

生:郭扬同学背得多么流利,多么有感情啊!

师:请同学们观察我在干什么,然后用“流利”说一句话。(于老师拿出钢笔在纸上做写字状,钢笔不下水,甩了甩,还是不大下水。)

师:谁来说一说?

生:于老师在纸上写字,钢笔不大下水,写字很不流利。

师:我换一支笔,看看这支笔怎么样。(于老师用另外一支笔很流畅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草体字。)

生:于老师这支笔写字很流利。

生:于老师用一支紫色的钢笔,很流利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赏析:“流利”一词有两种意思:①话说得快而清楚;文章读起来通畅。②灵活;不凝滞。于老师巧妙地用“钢笔”作道具,演了一个短剧,在“演”中让学生悄然明白了流利也可以用来表示书写是否流畅。

[案例3]‘‘小圆晕”一词的教学(《燕子》)。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生:就是小圆圈,燕子点水时荡起的一圈圈波浪。(师随手板画)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有的学生习惯地拿出字典来查)

师:大家都应养成的习惯,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随时,不要放过。

生:“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作者笔下不但燕子美,就连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赏析:于老师借用板画,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了解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圈波浪的样子后,抛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学生通过明白了“晕”的意思之后,于老师的一番话:“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小圆晕也是美的!”不露痕迹地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小圆晕”是美丽的、生动的、有感情的。与此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案例4]‘‘一拥而上”“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等的词语教学(((/J、稻秧脱险记》)。

师: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看了你们就会懂的。现在,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同学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样站?

(学生一拥而上,从四面八方把于老师围住。笑声。)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一拥而上”你们懂了,但“气势汹汹”这个词没读懂。你们应该怎么说,做什么动作?想一想,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卡腰、瞪眼、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搬到大田来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生——“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是“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

赏析:于老师“蹲下身来看学生”的理念在这个片段中很好地体现了。他把自己变成“儿童”和孩子们一起演,在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的表演中学生们轻松愉快地理解了好几个词语。童心、童真、童趣尽显其中,这是于老师教学的一大特色。

[案例5]“抑扬”“顿挫”的教学(《藤野先生》)。

师:(学生读到了“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抑扬”是什么意思?

生:声调很高。

师:你们先听我读读藤野先生说的一段话再说。(读“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一段话,读得声调有高有低。)

生:“抑扬”就是声音有高有低。

师:对。抑,就是声调低;扬,就是声调高。大家都把藤野先生的话读一读,看谁读得抑扬。(学生饶有兴趣地练读)

师:“顿挫”就是说话有停顿,声音有时重,有时轻。你们听老师渎藤野先生的话:“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请大家读读。(学生练读)

赏析:我清楚地记得自己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在教“抑扬顿挫”这个词语时硬逼着我们背“抑,声调低;扬,声调高……”,可是到头来我们还是一头雾水。于老师通过自己的“声”传“意”,课堂上没有苦口婆心的说教,有的是有情有趣的朗读。我相信,学生在模仿于老师读的过程中,“抑扬顿挫”之意已了然于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包饺子的作文 关于文化传承的作文 与什么同行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400字 亲情作文600字初中 mydream英语作文 个人成长类作文 梦想作文800字高中 三年级作文日记300字 三年级作文题目有哪些 泡温泉的作文 心得体会300字作文 开在心中的花作文 作文过春节 我的卧室英语作文 关于志向的作文 四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梦想起航作文 战胜自我作文 记事作文300字 我喜欢的美食作文 迎新春作文 拉肚子作文 英语中考满分作文 成长类作文素材 观后感800字作文 雪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450 一件事作文400字 春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