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黑风夜话散文

2022-01-16 09:05:02
相关推荐

黑风夜话散文

在浙西武义层峦叠嶂的群山中,有一处僻静的山谷,“山环如郭,幽邃如洞”,人称郭洞。郭洞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她深藏山中,茂林环抱,修竹穿插,曲溪流泉,轻雾氤氲。古村落始建于元代,生谙风水之道的何氏祖先仿内经相阴阳,砌城墙形成水口,架龙桥聚气藏风,植树木善化环境,巧布局宜其室家。青砖黑瓦的明清古建筑群聚集谷中,宗祠、牌坊、书院、文庙、戏台应有尽有,古塔、古桥、古井、古亭、古树面面俱到,一种秦韵汉风返朴归真的乡村生活场景扑面而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身临其境,仿佛时空穿梭,不知今夕何年。

郭洞古村落的何姓子孙,在风水宝地里繁衍。大约在明代,何氏先人在进出的水口筑起城墙,这样就把整个村落封闭起来,城门夜闭日开,起到了防范作用,历史上多次外乱,都被村民挡在门外。久而久之,门内成了世外桃源。淳朴的民风,缓慢的节奏,代代传唱的牧歌,生生不息的家园。

何氏宗祠在郭洞较为显眼,白墙整洁,牌匾庄严,它是何氏望族的象征,也是何氏历代儿孙的功勋舞台。宗祠勾起联翩浮想。曾几何时,这样的宗祠曾遍布大地,它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象征,在很长时间里,宗法的作用是所谓王法不能替代的。中华文明能传承数千年,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宗法。在宗法面前,长幼有序,嫡庶分明,父系世统,家国同构,社会在超稳定的框架中缓慢地向前推进着。这样,民族几度危难几多衰兴,几处灭顶几次涅槃,顽强地挺立生存着,中华文明也成为世界上唯一能数千年传承的文明。

如郭洞这样的乡土社会,曾在中国比比皆是。多少代人生于斯,死于斯,始终处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他们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父辈又传递给下一代,他们也许一辈子离不开土地并终老是乡。这些人又根据父系亲属的原则组成大家庭,后又因子孙分家组成同姓家族,并发展到包含了经济、宗教等含义的氏族,社会就这样一层层地展开了。在这种社会里,分家是一件大事,曾有许多“义门”几代、十几代不分家,看到当年遗留下来夸张的大灶铁锅,你能想象当时大家庭的兴旺。著名的义门甚至会惊动皇上,皇帝会送来一块御匾,对治下的顺民予以最高的褒奖。

乡土社会也是礼治社会,它不需要政治权力来维系,维持礼的是传统,传统中最重要的就是孝悌。郭洞中的宗祠、牌坊、学堂、文昌阁,都是颂礼的场所。在礼制秩序下,无讼是乡民理想的选择。所以,中国出现西方社会的法治概念是五四以后的事,在相当漫长的封建时代,百姓是以无讼为最高追求的,所谓的父母官在有讼断案前,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先各打五十大板,“刁民”喊冤先过钉板,这都是这种社会的写照。

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是缓慢流动的,但人类社会却在加速度地发展,当旧的形式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打破乡土就成了必然选择。其实,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乡土社会早已是明日黄花,许多凋敝的乡土上已很少有“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民公社”化以后的乡土中国成了最后的也是最美的绝唱,艳阳天下的金光大道成为遥远的灰色记忆。即使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村里的年轻人再汇聚一堂,也是相亲醉酒攀比斗地主,然后开始新一轮的背井离乡。总有一天,更年轻的一代没有了乡土概念。好在人们还有维系的所在,那就是在以后填写履历时有一栏叫“籍贯”,它虽不一定是填写者的出生地,但它却是来自父亲,来自血缘,来自乡土的继承,这也许会是曾经的乡土社会的最后痕迹。

曾有人对黑风说,其实你不是在写游记,而是在写历史,写感悟。也许是吧,是随笔,是寄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小山作文 四年级作文我的学校 优秀记事作文 入门作文600字 以憧憬为话题的作文 小学生风景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关于考试 友邻相伴作文600字 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 紫荆花作文500字 初一下册期末作文 学习是享受作文 各地高考作文汇总 微笑的作文300字 四季的大树作文 关于诚信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作文 描写雨后彩虹的作文 五年级常考作文 写西湖的作文300字 总有柳暗花明时作文 日语作文我的朋友 我的读书的故事作文 珍爱生命的作文800字 我的成长作文100字 开学典礼作文300 走过作文 想起你时很温暖的作文 自我介绍的英文作文 错觉作文800字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