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中生写作中的共性问题 会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2020-09-27 15:50:01
相关推荐

高中生写作中的共性问题,会给我们哪些启示呢?高中生写作中的共性问题,会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高考志愿大数据

发布时间:02 2107:40大学教师,教育达人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学生个性的重要表现,是学生进行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高中生写作中的共性问题:

1、学生写作兴趣缺乏,畏惧写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兴趣的支持,学生是否对写作感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写作水平。经过调查统计笔者发现,当下许多高中生不喜欢写作,甚至厌恶写作,学生写作兴趣缺乏。问卷调查显示,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仅占到总人数的18.2%,而多数学生则表示不喜欢写作。从问卷调查关于学生作文目的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写作的目的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或者是应付考试的需要,因此,他们不重视写作。

同时,在对教师的访谈中,许多一线教师也明确表示学生把写作当成一种负担,学生害怕上作文指导课,对于老师布置的课下写作任务,许多学生就是为了应付检查,敷衍了事。高中生或多或少对写作伴有抵触情绪和畏惧心理,他们甚至厌恶写作。我们都知道,在对一件事情比较感兴趣的时候,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努力,其结果也往往事半功倍。对一件事情不感兴趣,其结果自然是不尽人意的。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自然陷入写作难、不愿写的困境。

2、写作素材缺乏,写不出东西来

缺乏写作素材,也是学生写作时的一道大难题。许多学生觉得写作文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写作素材,所以面对作文题目时才束手无策,写不出东西来。同时,在对学生写作素材来源的问卷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作文素材多数来源于课外阅读的积累。但是,在对学生阅读兴趣的调查中却发现,许多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也没有养成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同时,在对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是不尽人意的,学生每个月阅读的时间很少,有22.3%的高中生每个月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竟不足一天。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学生阅读时间少,阅读积累不足,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内容的积累,写作自然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算在规定的时间内应付完成作文任务,写出的作文也往往语言枯燥、内容空洞。

此外,写作素材的缺乏,也会导致学生在写作文时,只能去东拼西凑或者套用作文模板,导致学生的写出的作文题材单一,毫无新意。还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因为没有作文素材,所以只能去胡编乱造一些人物和事件作为作文素材,导致“伪作文”泛滥,这也远远达不到新课标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古语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作文时没有写作素材,便无从下笔,无话可说,以致许多学生抱怨道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3、审题立意不准、跑题离题严重

笔者在调查研究和对一线教师的访谈中都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除了缺乏写作兴趣怕写作文,缺乏写作材料写不出作文之外,还表现在学生不会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准确地审题立意的方面。此外,在实习期间,笔者通过几次月考阅卷也发现许多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出现不及格的情况,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学生没有对写作要求进行准确地审题立意,写出来的作文偏离题意。许多学生对于考场作文或者老师给定的作文题目往往只是看一眼便进行构思行文,结果忽略作文材料的要求。比如:一次命题作文训练中,题为《给爸爸的一封信》,因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许多学生自然拿到题目之后不加思索,结果许多学生的作文出现跑偏。

究其原因,原来给定的材料里面明确要求不得出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姓名和工作单位,结果许多学生却没有注意。还有则是在写作文时对给定的作文题目不理解其感情色彩和引申的含义,以致南辕北辙。正确的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学生则表示很难读懂作文题目的要求,在写作文时常以偏概全,抓住一方面便构思行文,写出的作文也往往出现立意上的偏差。此外,还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不能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思想和情感指向,站在整体的角度去立意,文章立意思路狭窄,缺乏思维深度。

4、写作模板化、套路化,思维固化

将近半数的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习惯模仿、套用优秀作文模板,甚至直接把“满分作文”、“好词好句”放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学生的作文模板化、套路化现象严重,思维能力不能展开,个性表达与创意表达成了一大难题。同时,学生在写作文中抱着“求稳”的心理,不敢大胆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因此只能去模仿套用他人的词句和精彩段落。许多高中生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还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往往开头写一个很华丽的题记,然后在正文则根据不同的文体和作文要求将提前设计好的作文模板,给硬套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机械套作,最后写出的作文偏离主题思想。

此外,笔者还通过实习期间的观察研究发现,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所使用的作文素材和人物事迹也有着惊人的一致,比如:史铁生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马云走向成功的奋斗之路,苏武的爱国情环等,学生的写作完全变成了模仿秀,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当下学生写作模板化、套路化现象严重,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长此以往,也会使学生丧失写作的兴趣,并阻碍写作能力的提高。

5、不会合理安排文章的逻辑结构

在之前调查中,许多数据表明学生在写作时不会合理地安排文章的逻辑结构。同时,由于学生的思维不成熟,考虑事情不全面,不会对文章的结构和布局做出细致的规划,进而导致写作文时出现脉络不清晰、结构不严谨的现象。数据显示,仅有少数的学生在动笔写作前有构思和写提纲的习惯,掌握构思写提纲的能力,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在写作文之前列提纲的习惯。

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行文松散,结构混乱的突出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缺乏对作文素材的合理组织与安排能力,也说明学生缺乏整体思维的能力。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苦于即使头脑中有作文材料,却不能根据写作要求将头脑中的材料进行准确的筛选与恰当的安排,把将脑中的想法叙述清楚。具体还表现为,在安排文章结构时,开头无法做到点明主题,中间不能合理叙述自己的观点,结尾不能对文章做出全面的总结和准确的概括。

笔者在观察发现,当下高中生写作能力下降,思维能力不足,在作文写作中出现了困境。笔者在对高中生写作现状和作文困境的调查中发现,高中生在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写作兴趣缺乏,畏惧写作文;二是写作素材缺乏,写不出东西来;三是学生审题立意不准,偏题离题现象严重;四是写作模板化、套路化,思维固化;五是不会合理安排文章的逻辑结构,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弱化。

通过问题分析带给我们的启示

笔者结合教师访谈和问卷统计得出这些困境的成因主要在于教师自身素养不强,同时缺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和写作训练。为此笔者针对“高中生作文写作的困境”提出了以下对策:一是提高教师作文教学理论和写作素养;二是用下水文引领高中生构建写作思维;三是用命题引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四是通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打造高中生筛选信息的思维能力;五是携手阅读,夯实高中生写作基础。但是,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挑战与挫折。

作者最新文章02 2208:2802 2208:0802 2107:41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我的作文100字 我的幸福之家作文 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初中 师恩似海作文 不期而遇的温暖作文600字 回家作文结尾 长沙游记作文 成长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作文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关于花的作文600 我的朋友作文100字 我爱家乡的作文400字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作文 观察黄瓜的作文 六年级500字作文 进与退作文800字 我的校园作文三年级 作文怎么写开头 作文难忘的小学生活 我的自传600字作文 有那样一个人作文 介绍杭州作文 描写天柱山的作文 秋游作文英语 七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 高中500字作文 稻草定律作文素材 三年级写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六年级作文批改评语 关于广场舞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