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囧妈》告诉我们:这才是亲子模式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0-11-17 17:45:01
相关推荐

【豆芽芊芊专栏】

《囧妈》告诉我们:这才是亲子模式的正确打开方式

原创作者|豆芽芊芊

01

今年春节,在家看了电影《囧妈》后,只想大呼:“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囧妈》讲述了正在闹离婚的小老板徐伊万,缠身于商业纠纷中,为了拿回护照,却阴差阳错地同母亲坐上了开往俄罗斯的火车。在旅途中,他和母亲发生了激烈冲突,一路经历磨难,最终抵达莫斯科。

电影中有个片段,母亲上火车时带了红烧肉,儿子吃得心满意足。母亲却在剩最后一块肉时盖上盖子,抱怨儿子:你看看你,脸横着长,肚子大的像个孕妇。难看死了,身材都管不好,怎么管得好家里。

儿子不解:你刚给我吃了一盒红烧肉啊!

母亲说:所以我现在要控制你!

后来母亲又让儿子喝水。理由是:申时喝水利膀胱,膀胱需要这个时候排水。

儿子终于忍无可忍地反抗:

你的心里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难道你就没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儿子。

这让人一下子想到了电影刚开始时,伊万修好了自认为妻子很喜欢的那盏台灯后,妻子对他说的那番话:

你看,这就是我们俩之间的问题。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我们中国人,无论在亲情还是婚姻中,都想要对方听劝,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在追寻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忽视对方的感情。逐渐将其变成相互伤害和控制。等彼此渐行渐远后却又追悔莫及。

要知道,爱从来都不是控制和索取,而是接纳和尊重。

02

表妹昨天和我视频通话时一脸愁容。她说小姨现在退休了没事儿干,恨不得每天24小时控制着她。如果不是目前的冠状肺炎疫情,她真想躲到一个小姨找不到的地方安静几天。

每次出门前,小姨都会给她把帽子、围巾以及手套找好后放在她面前,一边看着她穿戴,一边叮嘱:“天冷一定要多穿些,否则感冒就麻烦了!”

她提出抗议,表明自己不冷,没必要每次都得包裹得像一只熊一样出门。可这些话在小姨那里根本没用。这验证了网上曾很流行的一句话: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除此之外,小姨每天还会给表妹发N条公众号信息,那些关于养生的,治病的相关内容在对话框里蜂拥而至,加上N条语音方阵,嘱咐她一定要认真学习。尽管她已多次告诉小姨,那几个公众号不靠谱,很多文章并不科学,可小姨还是照发不误。

说到这里,表妹突然捂嘴偷笑,她说前天趁着帮小姨调整手机字体的时机,把母亲关注的那几个不靠谱的公众号都给悄悄删除了。

这让我想到了《囧妈》中一个片段:伊万发语音的时候,母亲在一旁不停地给他嘴里塞小番茄,用纸巾给他擦嘴,擦完嘴接着又塞进一枚鸡蛋。

儿子用言语反抗母亲,提出不要在发语音的时候往自己嘴里塞食物。

可换来的是母亲的辩解:长时间打手机会得老年痴呆症。随后就夺走了儿子的手机。

伊万后来偷出了一盆小番茄,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扔出了火车,露出窃喜的表情。

在心理学中,有种现象叫“侵入式关怀”。就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用为对方好的名义,在不能理解对方真实感受和需要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对方的身上,并要求对方接受和实施其想法的一个心理现象。

在亲子关系中,不少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各种不放心,不懂得适当地放手。甚至有的父母,尽管儿女早已成年,可他们还会用对待中小学生的态度去对待儿女,使孩子和自己都活得很累。

03

演员朱雨辰的妈妈因上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而登上了热搜榜。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朱雨辰的妈妈几乎都是寸步不离的陪在儿子身边。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的,自己根本就没有自我。

朱雨辰说,妈妈决定来北京照顾他,只是因为有次他做了顿好吃的饭菜。可按照正常的思路,孩子会做饭,证明他能照顾好自己,那妈妈应该很放心孩子在外面生活才对。

但朱雨辰妈妈却认为,孩子会做饭,说明他一定受了很多苦,经历了那些吃不好喝不好的日子后,才学会了做饭。而且她觉得如果孩子自己做饭,就很愧对孩子。

朱雨辰提到妈妈都是满满的无奈,他想拥有成年人的自主权,却显得那么难。

从十年前开始,母亲就每天凌晨4点起来给儿子熬梨汁,一熬就是一个半小时。朱雨辰说自己有时着急出门,喝不下也带不了,可妈妈非让他喝掉,他曾向妈妈抱怨:“我还是人吗,我怎么觉得我是个桶,你有什么就倒。”

朱雨辰妈妈在节目中暴露出强烈的控制欲,她打着爱的旗号一步一步侵占儿子的生活空间,从而不断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她从没有意识到儿子也是独自的人,有着自己的想法。

就像《囧妈》里徐母说的那句:我是你妈,我不管你谁管你?作为家长,她们认为如果自己不插手,儿女们根本没办法过好自己生活。

心理学家李雪说过: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哪里体会到痛苦。

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两个主人公相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的原因,双方家人进行百般阻挠,可两人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中断,相反,他们更加相爱,双双最终殉情而死。

儿女成长到一定年龄,就会自然生出叛逆的思想和逆反的行为。父母越是插手干涉,孩子就会越发地进行抗拒。

现在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和他们沟通起来难上加难。你说东,他们偏偏向西。不是父母说得不对,而是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愿意被父母所控制而已。

所以,想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不能过于生硬和直接。家长首先要自我反省,是否因为自己的过度干涉,才导致了孩子的种种逆反。

04

外甥小宝去年上幼儿园,家里人三天两头地被老师叫去学校谈话。老师反映孩子好动,而且脾气还特别大。真是愁坏了一家人。

最近假期我和小宝相处了十几天,终于明白了这孩子身上种种问题的原因所在。

小宝在院子里正开心地挖沙玩,弟媳走过去,不由分说就拉他到水池前,开始给他洗手。

洗完手,蒸好的鸡蛋羹挖上一勺,就开始往孩子嘴里喂。小宝一边摇头一边缩着身子表示抗拒,可勺子已经塞进嘴里,孩子就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不一会儿,弟弟又拿了一盘切成片的苹果,递给正在搭积木的小宝,小宝看了眼苹果,又继续低头搭积木。弟弟就开始给孩子喂起了水果,搭积木的游戏得只得戛然而止。

到了吃饭时间,小宝被弟妹抱在怀里喂饭,他只顾低头玩玩具,就是不张嘴。弟妹就承诺他,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可惜这招也只奏效了两分钟。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做游戏的过程,就是一个可以让孩子静下心来的方法,游戏可以锻炼他们的专注力。可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总是被父母不停地打断。孩子好动的原因,竟然来自于丝毫没有觉察出问题所在的父母身上。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项研究:被父母过多限制的行为、干涉隐私的儿童,长大后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幸福指数较低。

很多时候,家长学会适当地放手,孩子就会很快成长。

在片尾,徐伊万给妻子发了一条信息,让人泪目: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在争吵,可我们的出发点是对于彼此的爱,只不过,这份爱是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成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而是接纳和尊重。

这段话不仅适用于爱情,更适用于父母和子女的感情。

罗振宇曾说过这一一段话:

以前我们都认为父母是比孩子早出生的人,所以有责任把经验、知识以及技能传授给孩子。可是现在可能得倒过来想,孩子是比父母活得长久的人,父母提供的任何经验和技能都不足以让他应付未来社会。

对于父母来说,我们要掌握好爱的尺度,适当地松手,相信孩子可以成长得更好。

作者简介:笔名:豆芽芊芊。宝妈一枚,喜文字,爱生活。关注情感育儿。

(本文为豆芽芊芊原创投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青春800字 三年级小学生作文 五篇作文 青春作文开头 夏作文 满分英语作文 青春作文题目 金鱼作文 初二600字作文 万能作文结尾 作文青春600字 英文作文范文 财富作文 作文《我的乐园》 担当的作文 青春800字作文 作文修改 变的作文 方向作文 橘子作文 陌生人作文 爱作文怎么写 750字作文 作文七百字 孤独的作文 作文750字 作文冬 哲理作文 美德作文 有意义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