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成都七中2022

2020-11-21 07:15:01
相关推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古代建筑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而发展,由最初简单的抵御防护功能扩展为承载多种社会功能,富有多样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意味悠长的建筑文化。我们的先民把数的元素外化融入到建筑之中,不仅使建筑中的数和天象、阴阳、时令、地理、地利等融为一体,也借助于建筑中数的意象来表达审美、和谐和等阶的价值追求。

《周易·系辞传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这一思想在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中被普遍运用,北京故宫分前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前朝是皇帝上朝、议事的地方,主要是男性活动的场所;内廷是皇帝和嫔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女性活动的场所,这正应验了天地阴阳、乾坤相合的理念。易学还创立了“阳奇阴偶”的数字奇偶观念,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并且特以六、九为阴阳的代表,规定奇数对应天,属于阳性,象征吉祥、和谐与美满;偶数对应地,属于阴性,有阴冷和不祥的意义。中国古代有“九重天”之说,建筑构造“九”数的重复出现,意在暗合寰宇之“九重”。拿北京天坛来说,它分上、中、下三层,第一层径九丈,取“一九”之意;第二层径十五丈,取“三五”之意;第三层径二十一丈,取“三七”之意。此外,天坛的高度、栏板数目均采用了一、三、五、七的阳数,暗合“太极”和“九重天”。

整个北京故宫建筑同样从数的角度体现了阴阳相合、天地对应的意蕴。故宫前朝的主要建筑物也是故宫的中心所在,三大殿分别立于汉白玉雕琢的三重台阶之上,太和殿九开间、进深五间、七十二巨柱都是九或九的倍数或奇数。故宫内廷以乾清门一线为界,以位于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内廷多用偶数当中较好的数字“六”。有两宫六寝,体现了下方、后方、偶数、负数为阴的民间信仰;而外朝主殿布局采用奇数,成为五门、三朝之制,正表达了中国传统以上方、前方、奇数、正数为阳的意蕴。

中国传统社会常常借用数字来表达某种美好的愿望。普通百姓喜欢偶数中的“六”,之所以如此,是他们认为上下四方为“六合六运”之数,最为圆满吉庆。作为山西省祁县民居建筑的代表,乔家大院就是由六个院落组成的,其目的是祈求乔氏家族六六大顺。

两千多年的传统中国社会,建筑这种有形的载体还被赋予了等级性。《易经·乾卦第一》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是帝王化身,故九、五为帝王之数,即人们常说的“九五之尊”。“九”是奇数中最大的数,代表皇帝的权威;“五”不仅来源于“五行”,也位于奇数正中,代表皇帝坐镇中央,因而九、五代表皇权至高无上,从而导致中国封建宫廷建筑往往运用九与五两个数字加以显示。天安门城楼正面宽九间,门上装有九路门钉,即纵横各九排,又呈“九”的倍数,故宫房间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暗含“九五”至尊的意思。

(节选自李玲《中国古建筑的数理意蕴》,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止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建筑由于融入了数的元素才具有了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种文化创造。

B.《周易·系辞传上》中有关“乾道”“坤道”等古建筑思想,对故宫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C.“阳奇阴偶”观念认为,奇数象征古祥与美好,偶数含有阴冷、不详之意,因此古人更喜欢奇数。

D.九、五为帝王之数,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天安门城楼及故宫的房间数都暗含“九五至尊”之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综合使用引证法、例证法,论证了天地阴阳、乾坤相合理念在中国由代建筑中的运用。

B.文章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开论述,条理清晰地论证了中国古建筑中的数理意蕴。

C.文章选取中国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故宫、天坛、天安门等来证明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D.文章写到乔家大院由六个院落组成,证明了中国传统社会常用数字表达美好愿望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古建筑承载的社会功能的增加,古建筑常借助数来表达人们对申美、和谐、等阶的价值追求。

B.古建筑构造中多出现数字“六”“几”的元素,这与“六”“九”在易学中是阴阳的代表有定关系。

C.故宫前朝主要是男性活动的场所,布局体现奇数特征;内廷主要是女性活动的场所,则多用偶数。

D.从中国封建宫廷建筑对数字“九”“五”的广泛运用,可以看出古代建筑被赋予的等级性。

(二)实用类文木阅读(木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站在后台看人生

朱光潜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他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看得比其余的人重要。比方穿衣吃饭是多么简单的事,然而在这个世界里居然成为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就因为有一部分人要亏人自肥。

再比方生死,一个小虫让车轮压死了,或者一朵鲜花让狂风吹落了,在虫和花自己都决不值得计较或留恋,而在人类则生者病死以后偏要加上一个苦字,这无非是因为人们希望造物主宰待他们自己应该比草木虫鱼更优厚。

因为如此着想,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草木虫鱼在和风甘露中是那样活着,在炎暑寒冬中也还是那样活着。像庄子所说,它们“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它们时而戾天跃渊,欣欣向荣,时而含葩敛翅,晏然蛰处,都顺着自然所赋予的那一副本性。它们绝不计较生活应该是如何,也决不埋怨上天待它们刻薄,不但和旁人一样,而且和鸟兽虫鱼诸物类也都一样。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

以上是我站在前台对人生的态度,但是我平时很喜欢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我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也一律看待,我看西施、嫫母、秦桧、岳飞也和我看八哥、鹦鹉、甘草、黄连一样,我看匠人盖屋也和我看鸟鹊营巢、蚂蚁打洞一样,我看人和物,好比看图画,好比看小说,件件都很有趣味。

这些有趣的人和物之中自然也有一个分别。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浓厚的喜剧成分;有些,是因为他们带有很深刻的悲剧成分。

我有时看到人生的喜剧。许多年前一位同事常常很气愤地向人说:“如果我是一个女子,我至少已接得一尺厚的求婚书了。”偏偏他不是女子,这已经是喜剧;何况他又麻又丑,纵然他幸而为女子,也绝不会有求婚书的麻烦,而他却以此沾沾自喜,这总算得喜剧中之喜剧了。如此等类的事,我天天都见得着。

在闲静寂寞的时候,我把这一类的小事件从记忆中召回来,寻思玩味,觉得比饮茶还更有味。其次,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憾。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显出庄严,在黑暗中现出光彩。假如荆轲真的刺中秦始皇,林黛玉真的嫁了贾宝玉,也不过闹个平凡收场,哪得教千载以后的人唏嘘赞叹?

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用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颗热心惊赞。

(选自朱光潜《谈人生与我》有删减)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表明作者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但文章重点突出了站在后台看人生的方法,照应了题目。

B.作者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一律看待,对纷纭扰攘的人和物都觉得很有趣味,因此是非善恶对他来说都无意义。

C.作者说一些人比较苦痛,是因为有些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或物看得重要,有些人以为造物主宰待他们自己应该比草木虫鱼更优厚。

D.作者认为人生要有喜剧和悲剧,但是人生的价值在于有悲剧,没有悲剧的人生是毫无兴致的人生。

8.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

9.本文蕴含着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文诗歌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马燧,字洵美。大历中,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准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忠臣之兵溃而西。燧军顿荥泽,郑人震骇。忠臣将遂归,燧止之,忠臣乃还收亡卒,复振。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败贼于西梁固。灵耀以锐卒八千,号“饿狼军”,燧独战破之,进至浚仪。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迁河东节度留后,进节度使。太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

造铠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为战车,冒以狡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冲冒。器用完锐。居一年,辟广场,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建中二年,朝京封豳国公,还军。李怀光反河中,诏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之。于时天下蝗,兵艰食,物货翔踊,中朝臣多请宥怀光者,帝未决。燧以“怀光逆计久,反覆不可信。河中近甸,含之屈威灵,无以示天下”,乃舍军入朝,为天子自言之:“且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许之。

贼将徐廷光守长春宫城。燧度长春不下,则怀光固守,久攻所伤必众,乃挺身至城下见廷光。廷光惮燧威,拜城上。燧顾其心已屈,徐曰:“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廷光再拜。燧曰:“公等朔方士,自禄山以来,功高天下,奈何弃之为族灭计?若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遂也。”未对,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廷光感泣,一军皆流涕,即率众降。燧以数骑入其城,众大呼曰:“吾等更为王人矣!”浑瑊亦自以为不及也,叹曰:“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选自《新唐书·马燧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

B.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

C.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

D.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此处意思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相同。

B.迁:古代跟官职的调动有关。根据语境,在文中是“晋升”的意思。

C.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D.建中:年号。中国封建社会里明清皇帝每人只有一个年号,其他朝代皇帝有多个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燧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他先是独当一面,打败李灵耀率领的八千“饿狼军”;后来又出奇制胜,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最终平定了汴州。

B.马燧练兵有方,完成边防重任。他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招募厮役,将其训练成精锐部队;制造铠甲、战车,非常精巧实用,完备了军需,震慑了敌人。

C.马燧思虑深远,认识时局清醒。李怀光谋反,因蝗灾导致军粮匮乏,朝中大臣大多主张宽恕,他却坚决主张讨伐,并入朝进谏,主动请缨,要求平定河中。

D.马燧胆略过人,善于争取敌人。他考虑攻打李怀光难度大,亲临长春宫城下,对不敢下城的徐廷光晓以大义,待其投降之后,仅率领数骑入城,折服对方。

13.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题5分)

(1)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准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5分)

(2)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秋风辞

刘彻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①: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泛舟河上,赏景设宴,与群臣饮酒,即兴作《秋风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泛舟宴饮的热烈场面描绘得声情并茂。

C.最后收笔两句情感陡转,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曲折而又缠绵地抒发了一代帝王对生命易逝盛年难再的悲慨。

D.全诗因景而生情,以情来串景,语言清丽明快,构思巧妙严谨,情感丰富深沉。

15.清代诗人沈德潜读此诗时批“《离骚》遗响”,请结合此评价简要赏析“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两句。(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2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0分)

(1)《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3)《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5)《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

(6)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

(7)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8)《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10)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的组成部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B.别具匠心 才华横溢 奇光异彩 不可或缺

C.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D.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 奇光异彩 弥足珍贵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划线句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5分)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小到眨眼,① 。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人体不能 ② ,因为它们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 ③ ,又称为膳食生热作用。我们吃完饭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就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

2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四、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21届高三(上)入学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A项说法绝对。古代建筑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文化创造,并不仅仅是因为融入了数的元素。B项曲解文意。“乾道”“坤道”是《易经》中的思想,不是古建筑思想。C项“因此古人更喜欢奇数”说法有误,文中有“普通百姓喜欢偶数中的‘六’”。)

2.B(“总—分—总的结构”分析有误,文章应是“总—分”结构,开头为总,以下为分。)

3.A(“随着古建筑承载的社会功能的增加,古建筑常借助数来表达……”,偷换概念,不是“社会功能”,而是“文化内涵”。)

4.A(“还有待于各方将美好愿景转化为实际行动”错误,材料一原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

5.D(“而自己的人却从未走出去,从未向外国传授过本国的东西。”错误。材料四“但是不鼓励自己人出去,这就是开而不放;人家来学,它是会传授的,但是不主动,从来没有主动到外面去传播……”,原文只是说“不鼓励”,“不主动”,而事实上不管是“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都曾走出去过,曾传播过。)

6.(1)“一带一路”会给中国及其人民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并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历史使命感。

(2)“一带一路”会加强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为各国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开辟重要途径;

(3)“一带一路”会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方案,为实现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重要的实践平台。

7.B(B项,“对纷纭扰攘的人和物都觉得很有趣味”与“是非善恶对他来说都无意义”不构成因果关系,“是非善恶对他来说都无意义”这句话推断也是错误的,根据文意应该理解为:作者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一律看待,不是如其他人那样只有是非善恶,所以对纷纭扰攘的人和物都觉得很有趣味。故选B。)

8.作者认为喜剧有趣味,是因为从中寻思玩味,得到了生命的乐趣。作者认为悲剧有趣味,是因为即便悲剧是人生一种缺憾,也能从平凡中见出庄严,黑暗中现出光彩。(分析画线句“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浓厚的喜剧成分;有些,是因为他们带有很深刻的悲剧成分”这句话的含意,首先要看到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两个单句之间都是因果关系,即“它们带有浓厚的喜剧成分”是因,而“有些有趣味”是果。再抓住关键词“趣味”“喜剧成分”的意思分析。作者认为喜剧有趣味,是因为从中寻思玩味,得到了生命的乐趣。同样,后一个单句是说“有些”有趣味,是因为作者认为悲剧有趣味,是因为即便悲剧是人生一种缺憾,也能从平凡中见出庄严,黑暗中现出光彩。根据“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憾”,分析“悲剧”的含意。)

9.(1)站在前台看待人生,是把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和草木虫鱼一样。人生的痛苦,多是人类自寻烦恼而已。体现了世间万物平等,顺应自然,顺应本性生活,不计较、不埋怨的人生态度。

(2)站在后台看待人生,有如站在舞台后面看表演,把人和物一律看待,不只有善恶之分、美丑之别,无论悲与喜,都是人生的趣味。

(3)两种方式看人生都体现了作者顺应本性、笑看人生、超脱达观,既有理性又不失热情的人生态度。(文中说“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他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草木虫鱼在和风甘露中是那样活着,在炎暑寒冬中也还是那样活着。”所以,作者的“站在前台看待人生”,其实是把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和草木虫鱼一样。人生本没有痛苦,不过是人类自寻烦恼而已。这些话体现了世间万物平等,顺应自然,顺应本性生活,不计较,不埋怨的人生态度。

“我平时很喜欢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憾。”“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用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这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站任后台看待人生,有如站在舞台后面看表演,把人和物一律看待,没有善恶之分,没有美丑之別,无论悲喜,都有人生趣味。两种方式看人生都体现了作者顺应本性,笑看人生,超脱达观,既冷眼旁观又热情不减的生活态度。)

10.B(“破永平将杜如江等”及驻扎在汴州邻近的是田悦。“距”在文中的意思是距离。)

11.D(年号自汉武帝建元年间始有,汉武帝之前的皇帝没用年号。一般说来,明清时期的皇帝一人只有一个年号,但明英宗有两个年号。)

12.A(“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不正确。原文中说田悦打败杜如江,并乘胜进逼汴州。所以“缺乏战斗力”的说法不成立。).

13.(1)个灵耀不接受任命,拉魏博田承嗣作为援助,皇帝下诏命令马燧和淮西李忠臣讨伐李灵耀,军队驻扎在郑地。(得分点:不拜,不接受任命;引,“召引、拉;次:驻扎。)

(2)曾经怀疑马公能使田悦困窘,今天看他制服敌人,本米就有超过别人的地方,我远远比不上他啊!(得分点: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田.....窘;固:本来;逮:达到、及,“不逮”比不上、不及。“吾不逮远矣”翻译的时候语序要调整,可翻译为“我远远比不上他啊”。)

参考译文:

马燧,字洵美。大历年间,汴州将领李灵耀反叛,皇帝追求息事宁人,就授任李灵耀为汴宋节度留后。李灵耀不接受任命,拉魏博田承嗣作为援助,皇帝下诏命令马燧和淮西李忠臣讨伐李灵耀,军队驻扎在郑地。李灵耀多多张挂旗帜来进攻官军,李忠臣的军队溃败西逃。马燧军队屯驻在荥泽,郑人看到后很震惊。李忠臣将要撤回,马燧制止了他,李忠臣才回来收拾逃散的士兵,重振军威。李忠臣从汴南行进,马燧从汴北行进,在西梁固打败叛贼。李灵耀率领精兵八千人,号称“饿狼军”,马燧孤军作战打败他们,进军到浚仪。这时,河阳兵是诸军中最强的,田悦率两万兵援助李灵耀,打败了永平军将领杜如江等,乘胜进军到离

汴州三十里处屯驻。李忠臣会合各路军队作战失利,马燧出奇兵攻击敌军,田悦单人匹马逃走,汴州平定。马燧调任河东节度留后,晋升节度使。太原自鲍防失败后,兵力弱小,马燧招募仆役,得到几千人,都补充为骑兵,教授他们战斗,他们几个月后成了精兵。制造铠甲一定按长短分三种规格,使士兵穿着合体,以便快速前进。制造战车,蒙上狻猊图案,在车后安有戟,行军时用来装运兵器,宿营时就作为营阵,遇到险阻时就用来阻挡敌军冲击。兵器锐利军需完备。过了一年,开辟广场,排列三万军队进行检阅,威震北方。

建中二年,入朝京师,封为幽国公,返回军中。李怀光在河中反叛,皇帝下诏任命马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堿、骆元光会合兵力讨伐他。当时国内发生蝗灾,军队粮食短缺,物价飞涨,朝中很多大臣请求赦免李怀光,皇帝犹豫不决。马燧认为“李怀光图谋叛逆为时已久,反复无常不能信任。河中在京城附近郊外,放过他有损国威,无法向天下交代”,于是离开军队入朝,主动向天子进言说:“如果能得到三十日粮食,足以平定河中。”

皇帝同意。贼将徐廷光驻守长春宫城。马燧考虑长春攻不下,那么李怀光就会固守,长期攻城伤亡必多,于是挺身来到城下会见徐廷光。徐廷光畏惧马燧的威名,在城上拜见。马燧看见他的内心已经屈服,慢慢说道:“我从朝廷来,你可以面向西边接收诏命。”徐廷光拜了两拜。马燧说:“公等北方将士,从安禄山以来,功高天下,为什么抛弃这些做灭族的行径呢?如果听我的话,不仅能免除灾祸,还可实现富贵。”徐廷光没有回答,马燧说:“你认为我是在欺骗你吗?如今相距不过几步远,可以射死我。”解开衣服把胸膛给他看。

徐廷光感动哭泣,全军都流泪,当即率领军队投降。马燧率领几个人马进入长春宫城,众人大喊道:“我们又成为朝廷的人了!”浑瑊也自认为比不上他,感叹说:“曾经怀疑马公能使田悦困窘,今天看他制服敌人,本来就有超过别人的地方,我远远比不上他啊!”

14.A(A“动静结合”错,皆为动景;“凄凉”一词,氛围用词稍重。)

15.①在手法上:沿袭了《离骚》常用的比兴手法,由兰之秀及菊之香起兴,并以兰菊喻佳人,由物及人,引发出对“佳人”的无尽思念。(3分)

②在内容上:正如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美政一样,一代帝王汉武帝在此处可以理解为不仅表达对佳人的怀念,也表达自己对宏伟大业的追求,抑或还有对贤才英士的渴望与思慕。(2分)

③在形式上:诗人还沿用了楚辞体的常有调式,如同《离骚》一样,以“兮”为间顿,节奏感强。(1分)

16(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8)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十分独特:独有的;与一般不同。根据其所修饰的词语“门类”可知此处应填“十分独特”,因为别具匠心多用来形容某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才思敏捷: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才华横溢: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由文段中用来修饰“艺术家”以及后面的“研究和理解”可知此处应填“才华横溢”。异彩纷呈:表示色彩艳丽。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奇光异彩:奇特瑰丽的光芒和色彩。此处,异彩纷呈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而“奇光异彩”是一个名词性结构的短语,“奇光异彩”不适合放在此处作定语,因此填“异彩纷呈”。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含褒义。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由前文“紧密结合”可知此处应填写“不可或缺”。综上,本题应选C。)

18.B(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破折号有许多的用途,如:①解释说明。②语音延长。③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④表示插说。⑤补充说明。⑥意思递进。⑦总结上文。⑧话未说完。文段中的破折号表示对“升华”一词的解释说明。A项中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B项中破折号表示对“回报”的解释说明。C项中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D项中破折号表示总结上文。故选B。)

19.①都要消耗能量(1分);②直接吸收利用(2分);③食物热效应(2分)(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做题时应结合前后文语境及其逻辑关系进行推断。第①空,根据首句“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以及横线后句“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可得出答案。第②空,根据前面内容“人体不能”以及后面内容“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可得出答案。第③空,根据后文“又称为”可知此处要填入一个名词,又根据“这就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可知此处应填入“食物热效应”。)

20.①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式

②4月24日

③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

④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天问一号”

⑤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在仪式上公布。(本题考查考生变换句式、压缩语段并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做好本题,要了解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组成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新闻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倾向性等。一般而言,开头部分是导语,概括时也往往不能压缩,本题中就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信息。此外,概括时还要学会“合并同类型”,如本段第二句中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后文中也出现了,因此要与“天问一号”“揽星九天”这些信息进行合并,体现语言简洁的特点。此外,对于那些不具有时效性的背景信息,往往需要舍弃掉,如本段中的“屈原长诗《天问》”以及文化寓意、理念等。)

21.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初心的作文 写苏轼的作文 写人作文700字 把握当下 作文 邻居作文600字 写滑雪的作文 跳绳作文300字 关于青春的作文素材 乡村风光作文 旅行的意义作文 五年级英语小作文 品味作文600字 全家福英语作文 青春的力量作文 破茧成蝶作文 仓鼠作文300字 云南旅游作文 同舟共济作文 赏梅作文 写绿萝的作文 写好朋友的作文 期待的作文600字 温暖的陪伴 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400字 读书经历作文 身边的美作文 拼搏奋斗的作文 挫折作文500字 桂花作文300字 团结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