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引导孩子多样表达 写实与虚拟并存 愉快地走进习作的乐园

2020-11-23 18:50:01
相关推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永城树人

语文素养是构成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基本素质,而作文能力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主要标志。作文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自由表达的过程。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习作的乐园,让他们在提高作文能力的同时又能体验到自由表达的乐趣呢?

一、关注生活,开掘习作的源泉

教学中,经常见到很多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咬着笔头,愁眉不展;抓耳挠腮,无从下手……勉强写出来也是东拼西凑,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个性感悟。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只有关注生活,学生才会有写之不尽的素材

1、仔细观察生活──获取个性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好的文章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它寄托着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对生命的感悟。文章有了真实的个性感悟,便获取了鲜活的生命。但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对生活的理解、体会,习作时,往往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捕捉不到事物的特征;缺少思考,体会不到生命的精彩。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指导,充分利用偶发事件,校园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等,引导学生对事物产生正确的感知,点燃孩子的情感之火,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为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平时习作指导中,我注重随时随地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周围的一切,从一草一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一言一行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既积累了许多表象的资料,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为习作积累了广泛的素材。

2、广泛接触社会──储备习作素材

生活是个大课堂,社会是一所大学校,仅有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要注重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如:结合德育处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实践的过程,体会实践的感受。在“参观永城科技馆”活动中,我指导学生学会有顺序地参观,在众多的科技产品中,引导学生学会有重点地观察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感受科技的发展与神奇;在“走进军营”活动中,我与学生一块行军、训练,引导学生在短暂而又艰苦的军训中体验军人的伟大与坚韧……当学生把这一切所见所感都装进了自己的“素材库”时,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写作的源泉就永远不会枯竭,何愁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二、加深体验,进入表达的情境

习作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表白,个性生活的体现,而这一切都源于孩子独特的生活体验,没有了个性的体验,习作就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体验从何而来?来自生活,来自活动。但由于受教学时间及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组织过多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生活范围比较小,也不可能事事都能在生活中得到体验。

为了丰富孩子的情感,拓宽习作的素材,必须根据习作教学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教师在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带领孩子进入一次又一次特殊的体验之旅。这种课堂上创设的情境可以是活动,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教师的一段激情叙述,还可以是一段多媒体的影像资料,一首动人心弦的乐曲……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引领及真真切切的体验,极大地激发孩子的表达热情,学生会迅速进入表达的情境。

1、倡导游戏精神──加强个性体验

课堂上的游戏、活动可以刺激孩子的神经,调动孩子的兴趣,让学生身心都进入真实的体验,获得独特的感受。但游戏是为习作服务的,不能先让学生尽情活动,然后进行习作,而是要在游戏过程中适时卖个关子,提个小要求,引导孩子通过观察,体会他人的心理活动;通过回味,体验自己的情感变化。如:在活动作文课上,有位教师就设计了“摸匣子”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利用手中那神秘的匣子让学生充分体验了“摸之前”、“摸的过程中”、“摸之后”的情感变化,甚至在他人摸匣子的时候引导其余学生观察他的表情、动作,猜测他摸到了什么,心里在想什么。

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总是在最有悬念的时候,在学生最激动、兴奋的时候,让游戏嘎然而止,让时光暂时停留,让学生细细体味此时各自的心情、感受。教师注重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体验的加深,情感的丰富;不是让游戏贯穿始终,而是让游戏精神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

2、打开记忆之窗──进行二度体验

学生年龄小,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容易遗忘,有的虽不至遗忘,印象却很模糊,往往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也不知从何写起。教师生动的语言和多媒体的适时切入则可以迅速打开孩子的记忆之窗,将学生带入曾经熟悉的真实生活,从而进行二度体验,让记忆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单薄变为厚重。如;写“我的妈妈”这一主题作文时,学生明明与自己的妈妈朝夕相处,每天都与妈妈之间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但写出来的内容不是“妈妈为我过生日”,就是“妈妈深夜送我去医院”,“自己的妈妈”成了“大家的妈妈”。造成这种现象不是孩子没有事情可写,而是因为年龄小,阅历浅,没有挖掘出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实则值得回味的细节,没有真切体会到母爱的伟大。这种主题的作文课,情感的渲染是关键,没有真实的情感为基奠,学生就会无病呻吟,甚至随意编造。

有位教师在上课伊始播放了一段表现母子之情的影片,通过屏幕上入情入境的表演,感人至深的场面,让学生进行一场情感的洗礼,从而体会母爱的伟大。影片播放完毕,教师用一段配乐的深情叙述,将孩子们的思绪引入现实生活,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在泪眼蒙胧中,孩子们一个个声泪俱下,有的回忆妈妈是如何不顾自己的辛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照顾自己的;有的回忆自己迷上网吧后,妈妈如何想尽办法帮助自己迷途知返的;还有的回忆自己是如何不懂事,与妈妈闹别扭的……谁说现在的孩子感情淡漠,只要有适当的契机,孩子们的情感之花就会尽情绽放。

三、多样表达,写实与虚拟并存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作文教学中,听到的最多的倡导是:说真话,写真事。这本无可厚非。要知道长久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的现象早已蔚然成风。据悉:近年来,有些地方的高考作文试卷竟有不少都出现了“在父母双亡的考验下战胜脆弱”的假话,以至引起了社会的震惊和批评。这种作文中的“假、大、空”的现象不仅影响了作文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但是,“说真话,写真事”并不是说学生在作文中所说的话,只要是真的就行,只要原原本本按照生活的面目写实就行。这样,学生的想象思维,创新能力就会得不到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习作方面倡导的最重要的理念是:放开手脚,自由表达。小学阶段正是人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是训练想像思维的最佳时段。想象是创新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试想:没有了想像,人类的梦想该是何等的苍白;没有了想像,人类的创新又该从何开始?而文章中的合理虚构正是培养孩子丰富想象力的最好途径,因此,在小学阶段的习作训练中,想象作文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未来的**,二十年后的我,假如……,看图写话,编童话故事等,都是训练学生想像思维的好素材。要想写好这类习作,则想像、虚构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孩子们只有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进行虚构,才可能创造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学生人生阅历较少,生活体验有限,可写的素材是有很大的限制的,其实,即便是成年人,他的生活体验也是有限的。如果完全不允许虚构,则学生的写作素材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勉强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是干巴巴的,如一碗无味的白开水。所以,即使是写实性的作文,我们也可以在叙述过程中引导孩子适当地进行虚拟,想像所写人物在事情发生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

当然,这种虚拟并不是虚假的,它是在学生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是一种超越了生活的艺术的真实。没有了真实的生活,没有了日常的观察,虚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成了假的,空的。相反,现实生活越丰富,储存的表象素材越丰厚,想象中的虚拟就会越真实,越精彩。

所以,我们要在作文指导中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像,合理虚构,让写实与虚拟并存。让作文不仅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彰显学生个性,展示创新精神的作文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不突破这个难点,语文课程改革就无法全面、彻底地开展下去。教师要创设各种机会,创设各种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作文自然就不难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开学作文400字 迎新年作文 日记作文300字 春节的作文400 校园一角 作文 九年级英语作文 小学生作文300字 三年级优秀作文 时间作文 三年级300字作文 九年级作文 成功的作文 科技作文 50字作文 作文四百字 高一作文优秀范文800字 开学第一天作文500字 新年愿望作文300字 温暖的记忆作文600字 最美的时光作文600字 少年风采作文600字 我的愿望作文400字 中考满分作文500 新年习俗作文 藏历新年作文 去游乐园玩的作文 走亲访友作文 抽阴作文 介绍春节的作文 皮影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