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始于先秦 兴于魏晋 盛于唐宋 山水诗文兴起的三个阶段

2020-11-23 19:05:01
相关推荐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美,诗文是一种艺术塑造的美。欣赏山水,让人心情愉悦;阅读诗文,让人心旷神怡。将山水和诗文结合起来,就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既是关于自然美的审美活动,也是关于艺术美的审美活动。

中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水文多姿,再加上历代文人辈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留下的山水诗文遗产十分丰富。通过欣赏山水诗文,能够获得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双重享受。山水诗文在中国古代有着自己的发展历史:始于先秦,兴于魏晋,盛于唐宋。

回溯历史,探寻中国山水诗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秦。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潮泪从之,道阻且长,测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这两首诗出自中国第一步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诗经》。这一阶段的诗是以人和人的活动为对象,山水在诗中只起“比”“兴”的作用。所谓“兴”,其实就是故事发生的环境,人物活动的背景。所谓“比”,就是打比方。

前例中的秋水蒹葭,是“伊人”生活的处所。后例中的乔木不可休息,汉水不可冰,江水不可渡都是比喻,用来比喻游女的不可求。这里有一点十分有趣:江、河的宽窄不取决于江、河本身,而是取决于要说明的事理的需要。

第二阶段:魏晋。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这阶段山水由附庸面独立,同样成了诗人的歌唱对象,诗苑里出现了描山绘水的山水诗。这是山水诗的确立时期。奠定山水诗的独立地位的,首先是谢灵运,其次是谢眺。

前者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用移步换形手法写了从早到晚、从石璧精舍到湖上舟中再回到书裔的一路所见;后者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写还望中的京色晚景。这两种方法对后世山水诗的创作影响至大至远。

第三阶段:唐宋。

唐宋为第三阶段,这是山水诗文的高峰时期。

01.这一时期最杰出的山水诗人首推王维。

二谢的山水诗,是置自己于画境之外,诗人类似导游,向读者一一指点着山的崔鬼,水的明媚。王维的山水诗,是把自己完全融进画境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

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人把自己的思想,情趣、人格完全融进了这小小的画幅之中。略可与王维相提并论的是苏东坡。他俩政治上都历经坎坷,思想上都受佛家影响,又都是画家,人格修养与艺术修养都达到非常接近的境界,但两人的山水诗,在情景交融上还是有点差别。这差别套用王国维的评语就是王维“不隔”,苏轼则“稍隔矣”。

02.《永州八记》把山水散文推向巅峰。

唐宋时期是山水散文的高峰时期。把水山散文推上这个高峰的是柳宗元。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富有诗情画意,在山水散文由吴均、陶弘景时代度到柳宗元时代的过程中,起了桥梁作用。但真正使山水散文发生飞跃变化的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柳宗元山水游记,不仅能穷山水之形相,而且能赋山水以灵性。作者把自已的理想,情致融注于物,使山石竹木水鱼有生命,有品质,有情感,以致“山之高,云之浮,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作者“枕席而卧,则清冷之状与目谋,营营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达到了神与物游的化境。

《永州八记》乍看是八篇游记,其实是一幅前后街接左右关联的山水长卷。作者在八记的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先交代西山之被发现:“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指而异之.....是岁,元和四年也。”

随后写道:“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钴鉧潭西小丘记》)“从小丘西行百二步...下见小谭,水尤清冽。”(《小石潭记》后面记袁家渴、石渠、石涧、小城山,都有类似交代。

这八篇游记,在时间与空间上前后衔接,左右关联,构成一幅山水长卷,伴随作者的游踪逐渐展开。读《入蜀记》与《吴船录》时与《永州八记》稍事比较,不难发现,陆游、范成大的日记体游记与《永州八记》的继承发展脉络。

《永州八记》融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于一炉,时寓哲理。宋代的另一阶段另一流派山水散文,则在这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永州八记》。其中王禹偶《黄冈竹楼记》,借山水以释泄谪居后的愤懑,范仲淹《岳阳楼记》借山水以表现先忧后乐的抱负,欧阳修《醉翁亭记》借山水以寄托与民同乐的情怀,属于借景抒情一路。

而王安石的《游褒掸山记》旨在说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惟有志者才能够欣赏;苏轼的《石钟山记)旨在阐述凡事不可不耳闻日见而臆断其有无,属于假物言理一路。这些文章,都是著例。

结语:

在山水之间,有着无数的乐趣;在诗文之中,有着无尽的传承。历史留下了文坛先贤的脚印,也留下了无数的佳作。徜徉在这些山水诗文之中,可以陶冶情操、怡情铭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好高兴作文300字 为什么点赞作文600字 感恩母亲作文1000字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作文 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什么的启示作文500字 成长的味道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450字 我们是一家人600字作文 关于六一的作文三年级 一个什么的人作文400字 里的微感动作文600字 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0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400字 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作文 雪中情作文800字 以酷为题的作文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游黄鹤楼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自己作文600 全运会作文800字 一个有趣的人作文600字 我真的很棒作文500字 作文怎样算套作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那次玩得真高兴300字作文 难忘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