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万丈高楼平地起 500强比你出色的原因

2020-11-25 07:00:01
相关推荐

有个小故事。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时,看到秀丽的江南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张口就来,"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讲完第三句,一时停顿,不知道下面该讲什么。底下大臣都在,十分紧张,生怕皇帝失了面子发脾气,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这个时候,纪晓岚站了出来,他接道,“飞入芦花看不见”。大家纷纷赞扬,“好诗”。乾隆皇帝也龙颜大悦。

“一片一片又一片”,是不是你的状态?但是“飞入芦花看不见”的寓意和境界,你做不到的吗?而这正是纪晓岚的水平,也就是会写的秘密所在。

人人都会讲话,人人都会写字。哪怕咿呀学语的儿童,也能根据周边人的谈话内容,迅速找到自己表达的方式。但是问一句,你会写吗?多半人摇摇头,“我不会写”。为什么写作这么难?因为它需要大量的信息、精准分析、技巧地表达。《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就从这三个方面,教人如何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文案。相信我,读完这篇解析文,你就能初步上手,建造一幢华美的文章“大楼”。

01 信息处理靠筛选。

如今信息很少是无用的,这实在是件可悲的事。 —— 王尔德

网络时代,信息为王。早一步得到消息,你就是第一手记者;进一步提炼消息,你就是专家。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人都能得到巨大的信息,但大家都缺乏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写文章“万丈高楼平地起”,首先就得收集有效的建筑材料。

在书中,作者高杉尚孝把信息分为三种,记述类、评价类和规范类。让我们结合本书来举例说明。

(1)记述类信息:记述类信息描述了的情况和现象本身,无论表述得对还是错,只要客观描述,都是记述性表达。比如《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总共有7章, 这符合书本实际,是记述类信息。再比如《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总共有6章,实际是7章,虽然描述错误,但它也属于记述类信息。

(2)评价类信息:评价类信息会清楚地表现出被评价事物的优劣或好坏,是一种讲述人主观想法的体现。比如说,《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写得深入浅出,是展现了这本书的优点。再比如,这个孩子太任性妄为,是对该人做了批评性描述。

(3)规范类信息:规范类信息,往往是针对情况或现象“应有的状态”,以及建议某人“该采取的行动”。举例来说,比较正规、严格的规范:疫情期间,我们应该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不聚集性活动。换个温和点的说法:请大家做好防护措施,不聚餐、不聚集。这两种方式,都是规范类信息对结果的判断性指引作用。

认清了信息的分类,就可以从对口的信息类型中根据自己的意图获取所需的信息,来撰写自己的文章。

要写客观的表述类文章,如介绍文体的,筛选记述类信息并加以整合。要写主观的推荐类文章的,如广告、营销文的,筛选评价类信息,并成文。要写严肃地议论性文章的,如批评文体、表扬信、辩论式发表观点的文体,则多用规范类信息。当然,许多时候,三类信息是综合体现在文章中,那就要区分轻重,权衡各种类型信息的比重了。

02 精准分析靠逻辑

逻辑自有其形象感,就看你如何认识和呈现。 —— 王安忆

建筑材料有了,要开始盖楼了,那就要搭一个框架,才能填充材料。信息是肉,分析是骨,只有骨架云亭,才能骨肉丰满,才能撑得起一篇文章的“貌”。我们来看看,高杉尚孝是怎么精准分析,搭建出文章的架构的。

他认为,没有逻辑的文案,是主张模糊、脉络不明的。好比盖房子,想到哪盖到哪肯定是不行的,拆除重建又费时费力费物资,所以一开始就要先画好设计图。写文章也是一样,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图,而最有效的文案设计图,就是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就是依照层级来配置主题或信息的图标。最上层是主要信息,是最想传达的主题信息,第二层是关键信息,即文章的章节,是主要信息的背景、特点、风险、影响因素等等要素;第三层是次要信息,也就是章节中的分段信息。文章一般围绕这三层展开,即能把想要表达的主题阐述清楚。

金字塔结构有两个好处。从整体性来看,可以视觉和逻辑上的俯瞰效果,一目了然;从个别性上看,每个层级间的信息可以立刻觉察出是否统一,是否有遗漏、重复的现象,是检验观点的有效手段。

因此,信息可以借助金字塔结构的逻辑思维方式,来实现精准分析,实现主题的表达。

03 有效表达靠技巧

在中国的研究院里,有些学者是有学问,但是缺乏表达学问的训练。不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加以排列组合,学问是死的。 —— 曹极

毛坯大楼已经盖好,这时的楼基础踏实,框架结构结实,咦,好像色彩上少了些什么?是不是还比较灰扑扑,不够夺人眼球呢?

相信很多人都有困惑,同样一份报告,点都在,内容都齐全,为什么文秘就是写得出彩,受领导器重,而你业务部门的只能就事论事,干巴巴地汇报,领导懒洋洋地倾听,提不起兴趣?这就是作家和普通人的区别,作家会用技巧,有效表达他的意图。

在本书中,高杉尚孝给出了一个速成式写法,即SCQOR故事展开法。S即situation,设定状况,C即complication,发现问题,Q即question,设定课题,O即obstacle,克服障碍,R即resolution,解决和收尾。

设定状况、发现问题、设定课题都是一个故事开头的导入,让读者在拥有共同经验时,可以迅速带入,引起兴趣。克服障碍就是故事的核心部分,是这部分讲述了这个故事的具体过程,引发人的共鸣。而最后解决和收尾阶段,结尾要简短有力,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升华,推动人对故事的记忆。

作者擅长用生活中普遍的素材来解析专业的理论。在此,举例一个他最喜欢的“桃太郎”的故事,围绕这个SCQOR故事展开法加以说明。

故事:老太太和老公公一起过着安稳的日子。每天老公公上山砍柴,老婆婆到河边洗衣服。最近,老公公身体感觉有点疲劳感。老太太在洗衣服时,发现飘来一颗很大的桃子。

第一步,用设定状况、发现问题、设定课题来确定文章的主题。老太太该不该捡回桃子,给老公公吃,补身体?

第二步,用克服障碍围绕主题展开分析。一是桃子的特性,也就是有滋补身体的作用;二是这颗桃子的优点分析,产地及特点;三是反面分析,如果搬运发生问题,会不会产生安全风险。

第三步,经过多方、全面、深入地分析,这颗桃子该不该捡回去,这时候就可以得出结论。同时,可以有效升华,比如飘来桃子的幸运,人生面对选择该怎么处理,等等。

结论:通过收集材料、搭建框架、有效润色,这幢大楼血肉饱满,灵魂内嵌,是一篇能够被人浏览的文章了。从此刻起,你就是一个初级作家。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光理论的丰富还远远不够,要靠个人的大量练习、摸索、总结,才能形成个人风格。优秀的作家千千万,能获茅盾奖的就那么几个。如果你想往金字塔更进一步,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往上攀爬。

最后,用李开复的一句名言共勉: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实践中赢得价值。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自然现象的作文 学生运动会作文 青岛栈桥作文 爱如潮水作文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350字 珍惜粮食作文 作文说明方法 教师节的作文开头 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九单元作文 雨作文400字 满分作文中考 周末的早晨作文 美女拉肚子作文 观察蚕的作文300字 艺术人生作文 我的演员梦作文 考试中的作文 我有一个想法300作文 作文有妈妈真好 四年级第三单元写作文 学校介绍作文 秋800字作文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篇作文 象征意义的作文 高职高考作文 描写班主任作文 静的魅力作文800字 一事一议作文600字 戴帽子的鱼作文 丝绸之路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