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黄国钦‖在惠州(散文)

2020-11-26 13:20:01
相关推荐

在惠州

在惠州,我去了几处地方,书院、书室、老街。

书院叫丰湖书院,在丰湖的边上。丰湖是西湖五湖之一,平湖、丰湖、南湖、菱湖、鳄湖。一个地方,有一座文气沛然的书院,这个地方就有灵气有书卷气了。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钱小芊(左)看望著名作家黄国钦(右)。

去书院是无意碰上的。那天,汽车转过环城西二路,楼房中突然一座大宅擦窗而过,硬山墙、歇山顶、水磨砖,门肚上镶着一块岁月打磨的石匾——黄氏书室。一种久违的感觉立即让我兴奋,我大呼:停车、停车。汽车已呼啸而过。一丝欣喜过后的迷茫,慢慢,又漫洇上了我的心头。

以前,每一次来到惠州,徜徉在西湖湖畔,对着千年不语的栖禅山,对着独标清高的泗洲塔,我总有一丝欣喜过后的迷茫,惠州,除了苏子,除了朝云,除了西湖,就再也没有值得一看的古迹么?现在,古迹像昙花一现又遽然消逝,叫一个喜欢寻幽访古的行者,怎不……

这天的夜里,我独自一人来到书室,大门紧闭,门缝里瞧去,里面暗无灯火。绕着书室我一步步慢慢挪步,黑暗中,书室尤其孤傲清高。

第二天,我又来到了黄氏书室。

书室面朝西北,三进两井三厅一十六房间,没有从厝、火巷,与广州府、潮州府的古建格局有很大的不同。书室的石雕、砖雕、灰雕、木雕却栩栩如生,工之精,艺之巧,绝不逊色于广州潮州。这是清道光22年惠州府黄姓人募资兴建,原为黄氏祖祠,后为书室,现辟为东江民俗文物馆。坐东南,朝西北,这是古建筑中少有的一种朝向啊。为什么呢?我四顾寻找答案。

书院,就是在这个时候,撞入我的眼帘。

沿着甘公堤疾走,一里开外,就是丰湖书院。丰湖旁的这座书院,自宋以来,屡经兴废,是清嘉庆六年、七年,惠州知府伊秉绶,又大规模筑土兴建。伊秉绶的政绩我不甚了了,但伊秉绶的隶书,在中国书坛,却独树一帜,备受推崇。一个中国艺术史上璀璨夺目的大家,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书法,更是书院、文化。

伊秉绶聘请的书院山长是宋湘,又一个嘉庆年间的大家。史书记载,翰林院出身的宋湘是清代书坛画坛120家,清中叶岭南诗坛三大家。一座书院,因为有了这些彪炳史册的文化名人,而令人驻足流连,浮想联翩。

现在,丰湖书院又修葺一新,门口的匾额、楹联,是我的乡贤饶宗颐先生所题。但是,我更愿意去揣摩、品读伊秉绶和宋湘留下来的刻匾刻石,那是今天的我们,连接历史、领悟先贤的唯一可能。

六月的阳光,照在丰湖的湖面,照的湖面一片光芒。在这人迹罕至、山风吹拂的地方,我久久不愿移步,我感受到了一种先人的眷顾,一种精神的馈赠,我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词语,一种文化的承传。

金带街在黄氏书室的旁边,这条老街建于明洪武22年,是明代以前惠州城外的居民点。老街长不足半里,宽仅有丈二。但是,一走进老街,我就像走回到了传统,走回到了童真,走回到了家园。我慢慢儿走着,就像走亲戚,就像回老家。那一份亲切,那一种随缘,那一股温馨,是居楼房所没有所欠缺的啊。

老街有很多岁月悠长的文保单位---61号明代杨起元故居,54号明代黄氏祖居,37号清代亮毅陈公祠,还有清代的陈氏祖居、陈宅、趣园、余道元故居、宾兴馆、梅花馆、恒斋张公祠、廖家祠旧址……这是我在惠州最惬意的一次访古,我在金带街一带尽情地盘桓,尽情地领略老街小巷里惠州人的日常生活,叮咚巷、淘沙巷、六角巷、朱紫巷、尔雅巷、华兴巷、水门街,惠州的人文历史,其实,很多就是生发在这些老街小巷。

在廖家祠旧址,我寻找廖青主的音讯遗留,没有。一代音乐大家,一代音乐先驱,家乡没有留下他的一音一讯。倒是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2008年6月,在《南方日报》发表文章《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锋——青主》,认为青主作曲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确立了他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上的开创性地位……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开创了新境界。”《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在百来年的中国,传唱不衰。

在黄氏书室,我寻找黄秉维的音讯遗留,也没有。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为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做出巨大贡献的地理学家,家乡也没有留下他的一音一讯。

我在黄氏书室默默地站着、走着,读着书室第三进中厅两边墙上的“历代惠州名人榜”、“历代莅惠名人榜”,我想,要是现在的我们,除了职官,科学家、艺术家,也能够上榜,那么,这一份“历代惠州名人榜”,才是一份真正完整的名人榜。可是,那已经是下一次东江民俗文物馆的任务了……

作者简介:广东潮州人,现居广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一级作家。曾任广东省文联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委员,第六届主席团成员,潮州市文联主席、作家协会主席、《韩江》杂志主编。作品散见于《作品》《花城》《延河》《散文》《美文》《草原》《飞天》《芒种》《红岩》《青海湖》《广西文学》《福建文学》《安徽文学》《四川文学》《广州文艺》《电视·电影·文学》《散文选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文艺报》《文学报》等报刊;出版《心路屐痕》《梦年纪事》《青春笔记》《兰舍笔记》《花草含情》等12部,艺术散文1部,有8部电视音乐散文在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播出。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匈牙利语在海外出版。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编辑:徐向东◆二审:蓝运良◆三审:岳才瑛◆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劳动的作文800字 美丽的校园600字作文 有关文化自信的作文 醒来作文600字 作文题目空几个格 散步作文600字初中 关于扫雪的作文 雅思大作文字数 身边风景也动人作文 一次旅行作文300字 几分甜蜜在心头作文 人与自然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哈尔滨作文 英语四级作文真题范文 关于事的作文300字 有关师生情的作文 抓娃娃作文400字 关于做家务的英语作文 春到校园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200字 介绍自己家人的英语作文 吃火锅的作文400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600字 河南省中招作文 父亲节作文300 打屁股沟作文 我最崇拜的人英语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600字 温暖的阳光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