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搬进新天地 搬出幸福来|水城海坪村全力做好易扶搬迁“后半篇文章”

2020-11-27 05:35:01
相关推荐

一排排拔地而起的新居错落有致,一条条绿茵相伴的步道干净平坦,一张张淳朴幸福的笑脸随处可见……6月5日,记者走进水城县海坪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阿娄社区,搬迁户刘碧兰趁着下早班、吃午饭的间歇,脚步匆匆往家的方向赶着。

“忙着赶回家做饭呐,老伴也马上要下班了,回来吃不到午饭,要饿肚皮了……”刘碧兰笑脸盈盈的说。

今年52岁的刘碧兰曾是水城县杨梅乡白牛村大地头组的建档立卡户,2016年8月一家四口搬到阿娄社区后,她和老伴龙江便在社区推荐下一起参加了岗前就业技能培训。

之后,在家门口的景区,刘碧兰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老伴则在景区酒店内当起了保安,两人每月工资相加接近4000元,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

搬进新家、置上新业,从前交通不便深居大山,面朝黄土背朝天。如今,一家吃穿不愁,住着漂亮景区房,还能在家门口就业,刘碧兰藏不住脸上的笑意,“亲戚们都很羡慕这个条件,每天开门就是好风景,这人心情一好,精气神就出来了,每天都乐呵呵的。”

窥一斑而见全豹。刘碧兰一家的生活变迁,虽只是水城县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渺小缩影,但折射出的却是海坪村近8千人“大迁徙”后描绘出的一条幸福增长线——

抓好“五个体系”建设,做好“五心”服务。周边幼、小、初教育设施配套齐全,离家几步路便到的社区卫生院和警务室,宽阔的文化广场和小凉亭,“四点半”课堂……海坪村搬迁群众不仅住得放心安心、过得舒心、更对生活充满信心和致富决心;

坚持“三业并举”,围绕“稳”和“富”,下足绣花功夫。各家均实现“一户一就业”,有收有入;“微田园”项目让搬迁户可在指定区域种地,有吃有卖,重拾种瓜种豆的乡村生活;390个食用菌大棚沿路铺开,低成本得高收入、学新技术,心稳了,人富了;

围绕“农旅文一体化”推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大放异彩。以全域旅游建设为抓手,全村彝族文化旅游发展迎来新高潮,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既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致富奔长远发展的“双统一”,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

“离开了一亩三分地的故土,搬迁群众要靠什么稳定生活和安心扎根?引导就业、发展产业、促进创业三者密不可分。”水城县海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小像信心满满的说,目前在脱贫攻坚工作冲刺的最后阶段,除了全力解决存在的短板问题之外,海坪村重中之重的任务是要确保贫困户通过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实现收入达标,朝高质量脱贫迈进。

截至目前,水城县海坪村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劳务输出等共计解决就业近2000人,幼、小、初教学设施配套面积共17362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500名学生就学,建有一个239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已有30余户搬迁户低价租了摊位做起了生意……

从“忧居”到“优居”,从“破题”到“攻坚”,从“苦业”到“乐业”……水城县海坪村发展多元产业改穷业,完善基础设施换穷貌,建立长效机制拔穷根,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进新天地,搬出幸福来,昂扬走在一条独具特色的搬迁安置新路径上。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江南

编辑 谢勇勇

编审 马 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珍惜的作文 光的作文 购物作文 苦作文 生病作文 星星作文 海南作文 假如我是作文 微笑的作文 彩虹作文 西瓜作文 英语作文图片 老家作文 道德 作文 作文万能素材 三篇作文 作文的格式 享受作文 一句话作文 书包作文 作文大全小学 警察作文 作文下雪 怀念 作文 作文续写 苏州作文 写故事的作文 作文课 怀念 作文 杭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