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罗森塔尔效应到心理营养 谈一个人的自卑与自信从何而来

2020-12-28 21:40:01
相关推荐

作者丨小朋

来访者小粒说她最近的状态很不好,问其原因才知道,她被老师批评了。起因是老师看了她的作业后把她叫到了办公室,对其狂风暴雨般的语言轰炸了一番,老师的其中一句话是:“你真是个死脑筋,我怎么会教出一个你这样的学生?!”。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颤抖了一下,那一刻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我想,如果老师对我讲这句话,我也不会好受到哪里去。

我问小粒,老师真的是这样说的吗,她哭着点了点头。

接着,我又问小粒听到老师这样说时是什么感觉,她说当时头很懵,大脑一片空白。从老师的办公室出来后,她大哭了一场,开始怀疑自己,觉得自己糟糕透了。

从前,她还算是个有点信心的人,可是这句话却把她打入了深渊,一段时间以来她都没办法集中学习,什么都不想干,只想把自己藏起来。

在心理咨询中,我发现学生们的苦恼有很多是和老师对待自己的态度有关,那些厌学的孩子,他们比其他学生更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一个学科,也会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在课堂上睡大觉,甚至是抗拒去学校。

为何老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孩子的影响那么大?

这让我想到了心理学里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指的是:一个人如果感受到权威对自己友好的态度和期望,就会无意识地做到更好,他向权威期望的方向靠拢 ,最后会戏剧性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感受到权威对自己的不认可,就会陷入到严重的自我怀疑当中,从而一蹶不振,自甘堕落。也就是说一旦权威对你表达失望,你会很容易感觉到自己糟糕透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用实验证明了权威的积极期待对一个人的影响。

1968年,罗森塔尔带助手来到一所乡村小学,从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选择了三个班,并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之后他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了校方,并叮嘱他们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这份名单占了学生总人数的20%,但其实名单上的名字是随机选的,罗森塔尔并没有看测验。8个月后,对这18个班的学生测试后发现,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普遍有显著提高,而且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欲都变得更强。罗森塔尔就此提出了一个词:权威性谎言。这里面有两层权威,他对校方来说是权威,而校方对学生也是权威。最后的研究结果显示,权威性谎言把一个谎言变成了事实。有趣的是,学生们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语言性信息,老师是通过情绪态度来影响学生的。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人对学生的态度会发生影响,在罗森塔尔实验中,权威的期待和态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他眼里的权威主要由两个群体组成:家长和老师。

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会随着进入学校,渐渐被老师替代,尤其是刚入学的前几年,学生会奉老师为最高权威,听老师的话就像在听圣旨一样。

不仅孩子会奉老师为权威,家长也是。所以,一般那些被老师看好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得比其他同学更加有信心,老师的一句夸赞能让学生以及其家长高兴好久。

也正是这种权威影响,会导致孩子会从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里形成自我认知。

我看过《少年说》里李欣平的一段演讲。

她说她是班里最矮的一个,总是有人嘲笑她矮,她因此感到很不开心,直到她遇到了小学班主任和初中班主任刘老师,她们的个子也并不高,老师教会她矮并没有什么关系,才华和自信才是最重要的。她开始学钢琴,演讲的时候钢琴快要过10级了,她还喜欢体育,并加入了足球队,就是要证明给嘲笑她矮的人看,她并不比任何人差。

她向班主任刘老师表达了感谢,说会一直保持自信,活出两米八的气场,不给小个子丢脸。

老师回复她说:我刚教你时,同学们都叫你小李子,可是现在大家都叫你大哥了。

老师的另一段话更漂亮了。

她说:可能在我二十多年来的人生中,身高限制了我的高度,有时候也不去控制我的宽度,但是它给我带来的经历丰富了我的厚度和深度,我相信你孩子,虽然我们是班里最矮的,但是你是我们班大哥,我是我们班老大,谁敢说不呢。你说对不对?

听完李欣平和老师的对话,我可以想象得到,老师的一句我相信你孩子,又会为李欣平加满了油,让她比从前更自信一点。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我相信你,就会把他点亮,他会朝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权威期待对一个人产生的具体影响。

在心理咨询中,常有家长求助我说:我的孩子自卑、内向、胆小懦弱,我该怎么改变他呢?

其实不只是家长会为孩子的自卑而担忧,很多成年人也处在自卑的旋涡里,他们痛苦极了,想要改变却不知道从何入手。

我观察到这样问我的人他们有一个习惯,明明想让孩子或自己更自信,说出来的话则是打击更多。

他们会说:

“说个话有那么难吗?”“你看看你,都那么大的人了,怎么还是怕张嘴。”“我都给你说过多少次了,见人要打招呼。”“你嘴怎么那么笨,连句阿姨都不会叫。”“你让我怎么说你好呢,一点长进都没有。”

我问他们:你猜你或你的孩子在自卑的时候最需要什么?

有的人回答说,当然是自信啊。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说的这些话对于一个人增强自信心一点儿用都没有,甚至会破坏一个人原有的自信,让他以为自己就是一个自卑的人,并向自卑不爱说话产生认同。

可怕的是,一个人认同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认同自己很聪明,就会向世界展示你的聪明,你认同自己很笨,就会表现得笨手笨脚。认同,便是限制人发展的最大障碍。

所以,想让一个孩子变得自信,你需要做的不是打击和怀疑的语言。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其他人嘲笑他怎么那么低,他会变得自信或长高吗?当然不会。

但李欣平的班主任就做的很好,她能看到孩子的好,并鼓励孩子。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需要学习的地方。

你的嘲笑,讽刺,挖苦,指责,只会泄气,这等于是向孩子用负向的方式表达期待,你在告诉孩子你是一个自卑的小孩,我对你很失望。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期待,结果可想而知。

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只会强化缺点。假如你是真心想让孩子变得自信,就要学会看到他的闪光点,你的赞美就像是阳光。阳光充裕的地方,万物生长。

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来看,0-3岁时的核心权威是父母,3-18岁的核心权威是老师,18岁以后的核心权威是领导或是某一个领域内你欣赏的专家。如果你能从这些权威眼中看到了欣赏和认可,这份欣赏就会为你的成长浇灌营养,给你加油助力。

不过,从时间的长度和影响力来看,父母才是孩子整个人生中最核心的权威,老师在换,专家在换,唯有父母是孩子心目中一生不变的权威形象。

曾经一位家长求助我,她非常苦恼,因为孩子在家里发了很大的脾气,还摔东西,甚至要打她。后来,通过聊天我发现,他的孩子之所以情绪那么大,是因为她总是指责孩子的做法这里不对那里不好。

当时,我问了这位家长一个问题:您觉得您家孩子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地方吗?

她说:他一无是处。

听到她的回答的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他的孩子为何有那么强烈的愤怒了。当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时,这个孩子通常也不会有信心,于是他向家长呈现了一个更加糟糕的自己,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孩子的表现就如同在向妈妈说:既然你认为我糟糕,我就糟糕给你看,我成为了你认为的样子,你满意了吧!

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长就是最原始权威的代表。如果一个孩子从家长眼里看到了太多的指责、谩骂,他自然会觉得自己很不好。相反,如果父母向孩子投以欣赏和喜欢的眼光,孩子在心理层面上会自我感觉也不错,从而会表现得更开朗和自信。他会迎着太阳,肆意生长。

心理学家林文采博士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概念:心理营养。

她说:如同种子一样,生命原本就在其中,但是如果没有阳光、空气和水,藏在其中的生命无法展开!人类也一样,我们的生命有无穷的能力,但是如果没有生理营养,身体就不会健康,没有心理营养,心理的巨大能力就无法实现。

于是林文采博士在她做了超过10000个心理个案后,开始教导父母如何给予孩子心理营养。后来她发现,只要父母开始对孩子做心理营养,孩子就真的如同生命得到了滋养,活得更加绽放。

在林文采的心理营养理论中,很重要的一个营养便是:欣赏、赞美和认同。这也是一个人最根本的自信心来源。

其实,不仅是小孩子需要心理营养,成年人也同样需要。不仅仅我们需要权威者的欣赏、赞美和认同,来自朋友、伴侣等核心关系里的人的认可也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营养来源。

当你看到一个人活得自信而绽放时,你一定可以感觉到他的心理营养是足够的。当一个人自卑,那也不是他的错,只是说明他缺少心理营养了。

心理营养的概念和罗森塔尔效应同时说明了这一点:信任和赞美对别人的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感到自卑,不必盯着那个自卑的点不放,你更应该把精力着眼在如何给孩子补充心理营养上,而补充的方式便是:打开欣赏者的眼光,看到和表达你对他的认可。

作者:小朋,二级心理咨询师,用简单的文字,书写普通人的心灵世界。愿你好好生活,好好爱。互动话题:你认可文中的观点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袁隆平作文600字 描写人物的作文200 防溺水安全作文600字 六一 作文 对家规的看法英语作文 老师作文 作文用英语怎么读 校园题材作文 沙坡头作文 初中作文好句好段摘抄 少年的烦恼作文 我是一个爱笑的人作文 感谢自己作文600字 丰收的秋天作文三年级 介绍长城的英语作文 关于家长会的作文 初中作文随笔 梵净山景点介绍作文 春景作文400字 妈妈的小帮手作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作文 狼山作文 假如我是市长作文 中国足球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怎么写 我爱吃的食物作文 一段特别的旅程作文 关于沉迷游戏的作文 初中生作文700字 生命的价值作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