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张爱玲的一句“出名要趁早”害了多少人

2021-01-04 06:40:01
相关推荐

1

闲来无事,翻看《花城》。

读到朱婧的小说《先生,先生》。心里一下子被触动起来。这是个典型的出名早的女子。她20岁不到就已经获得新概念作文大奖,并且在《萌芽》、《青年文学》上发表了作品数十万字。叶兆言先生曾亲自为其短篇集作序,视若璞玉,寄以厚望。

十余年过去,我们从博客时代来到了自媒体全盛时代。这期间,我们和太多的人相遇,也和太多的人走失。她算是我弄丢的一个人。仿佛人间蒸发,再无消息。只知,她如我一样进入了一所大学。许是,备课教书,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忙忙碌碌吧——生活本身就够繁重。从此,没有在任何平台上见过她的名字,也没有读过她的只言片语。

这一天,却知道,她一直没有放弃文字——一个真正热爱文字的人,是不可能放弃的——并且,她一直潜伏在文字的深渊里,慢慢地遨游!

年轻成名是好事,但也容易败事。太多年轻成名的人从此“沉醉不知归路”,“不知今夕何夕”。可她,从未如此。她悄然地抹去了那昔日的光环,如蛟龙潜水,越来越深,最后再慢慢浮出。

2

想起张爱玲的那句经典名言“出名要趁早”。

不管读没读过张爱玲,不管喜不喜欢张爱玲,这句话你总归还是知晓的。

在追求自我的路上,众多年轻女子将此奉为圣经。她们奔走相告:“出名要趁早”啊!

她们将张爱玲奉为宗师,竭尽所能往“年轻”、“出名”两个词去挤。这两个词,仿佛巨大的光环,有着迷人的魔力,吸引着她们去追赶。

诚然,有些人追赶上了。

比如我曾经的一名学生。作为医学生来说,她的文笔在学生时代就令人赞赏。

后来,她被编辑大人相中,欢喜雀跃地出了人生第一本书。虽然文笔略显稚嫩,可是字里行间溢着才华。

她本可以在这条路上更好地走下去。然而,她却从此变成了蜗牛,走到哪儿都背着“出过书”的壳儿。人们也对她刮目相看。她在这赞赏和追捧的目光里,日益飘飘然,再也写不出好作品。

于是,干脆心一横,好好包装一番,打造出一个精美的人设,做起了生意来。

写作与做生意,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让我遗憾的只是,失去了一个有才华的人。

3

在追逐“出名趁早”的路上,很多人挖空心思寻找着捷径。

只因,“年轻”二字留给她们的时光太短暂。也因这光芒太耀眼。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追逐那么亮的光芒,这对很多人来说真的太难。

很多人拔苗助长,终于达成愿望。从此,却再无生长的气力,举步不前,甚至等待着慢慢枯萎。

更多的人,在盛名之下,缺乏了该有的定力,甚至失去了珍贵的自知之明。慢慢地,这份靠捷径得来的“名”,就成了炽热的火焰,极容易把自己灼伤。

所谓“出名要趁早”,原来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

它当然是适用于张爱玲本人的。

可是世间有几个人能跟张爱玲媲美呢?太多渴望年少成名的人,并无这种实力,更没有应有的定力。

三岁时能背诵唐诗。七岁时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八岁那年,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九岁时,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弹奏钢琴时,想象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那时候写文章,已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

于是,在1944年9月,张爱玲24岁的一天,她写了这段话:

以前我一直这样想着: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的封面给报摊子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窗口看月亮,看热闹。我要问报贩,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销路还好吗?——太贵了,这么贵,真还有人买吗?”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最初在校刊上登两篇文章,也是发了疯似地高兴着,自己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像是第一次见到。就现在已经没那么容易兴奋了。所以更加要催: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藏着一种心底的虚荣,才华的自信,和对时间的紧迫与珍视。

4

想起大学问家黄侃。他说,30岁前不发文,50岁前不著书。追求的是潜心读书,慢慢修炼和打磨。这等“慢功夫”是他最为看重的。而今,已越来越被人遗忘。

又想起麦家。他在谈及自己的成功秘诀时说,缓慢就是我的捷径。用11年时间写作一部书,17次被退稿,仍不言弃,不断推翻、重写、修改,“被打铁一样打好了”。他说自己就像坐船去伦敦一样傻,但是,“我们做事需要一些傻气,人太聪明了,经常爱钻空子,有时候连狗洞都会去钻。”

在《解密》、《暗算》、《风声》之后,麦家也曾走过一段时间的“快”路,但好在“人生海海,错了可以重来”,他终究再次踏上了“慢”的征程。

比起“快”,“慢”要难得多。

因为它需要抵挡住更多的诱惑,需要永葆心中那份坚持。

5

出名早与不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一切水到渠成。

而最最佩服的是那些趁早出名的人,还比你努力。

他们才是真正懂得“快”与“慢”辩证法的人。他们把这份降临的荣光视为茧,把自己变为低调的毛毛虫。匍匐不动,吸取营养,积蓄力量,是为了有一天能褪去那厚厚的茧,产生真正的蜕变。而终有一天,他们会成长为美丽的蝴蝶,成熟、优雅地在天空翩翩飞舞。

对他们来说,“快”的是行动,“慢”的是内心。

内心才是最难把持的。

借用麦家的一句话说:灯泡里的钨丝在对你们说,我只能驱散你们眼里的黑暗,心里面的黑暗只能靠自己驱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秋天的作文300字 为什么要学英语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结尾 春节里的一件事作文 参加俱乐部的英语作文 勿以恶小而为之 作文 小学生作文批语 秋天的家园作文 一次小实验作文300字 玩摩天轮作文 作文竞赛简报 作文运动会题目 挑山工精神作文 我喜欢的一天英语作文 网球比赛作文 师生之间作文600字 好暖作文 以夏天为主题的作文 生日聚会英文作文 那个人改变了我作文 暑假活动英语作文 梅花作文450字 我以书本为知己作文 关于介绍自己的英语作文 与读书有关的作文 精彩半命题作文 遇见你真好作文600字 荡秋千作文 付出与分享作文 与什么交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