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教材新规出台:为学生打好成长底色

2020-10-18 19:15:01
相关推荐

本报综合讯(张烁)新学期开学,捧读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新书,是很多人的美好回忆。一本教材,承载的不仅是教育教学的任务,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

国家教材委员会、教育部1月7日印发《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 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及《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四个教材管理办法”)。

作为国家首次出台的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整体规划,《规划》针对教材建设整体规划不够、顶层设计不足等问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贯穿始终,提出未来几年,将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材建设队伍,吸纳优秀专家参与教材建设;构建高水平专门化课程教材研究平台;整合优化支撑教材编写的配套资源,为教材编修提供基础性材料;实施教材使用全员周期培训;提高教材建设经费保障水平。与此同时,“四个教材管理办法”将重点解决各级各类教材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和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

首次对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系统设计

“《规划》第一次对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出系统设计。”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说。

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推出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的大中小学优秀教材。“但也存在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教材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新理念、新要求不足,内容价值导向与知识教育融合不够等问题。”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强化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加强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整体规划,全面提高教材质量,切实发挥教材育人功能。《规划》要求,把牢政治方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贯穿始终,体现在教材建设的各个环节。同时,关注科技发展动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着眼未来,着眼创新人才、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

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4个教材管理办法坚持“谁编写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规定“凡编必审”“凡选必审”。例如,《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规定,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课程教材,以及涉及国家主权、安全等内容的教材,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

优秀的教材编审队伍是保障教材质量的关键。《规划》要求,加快打造一支立场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学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教材编审队伍,将优秀教材作为参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成果,对教材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等。

教材体现国家意志,其核心功能是育人

《规划》描绘了未来一段时期的蓝图,提出了教材建设的总体目标:“经过努力,教材建设全面加强,更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教材更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育人功能显著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开创教材建设新局面。”

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载体,其核心功能是育人。那么,《规划》具体做了哪些设计?

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规划》要求系统设计大中小学课程教材,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要求;整体设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教材;分类分段修订其他教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些重大主题教育要求在课程教材中也存在整体设计不够、内容分散等问题。“下一步重点是使重大主题教育系统化、制度化落实在课程教材中,教育部已经启动统筹设计工作。”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说。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选用境外教材,普通高中除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开设的普通高中境外课程项目外不得选用境外教材。

剑指教材管理的“细”“松”“弱”“缺位”

“大中小学各类教材差异大,特色明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各有不同。”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中小学教材管理还不够“细”,有要求但比较笼统;职业院校教材管理比较“松”,职业特色不明显;高校教材管理比较“弱”,学校主体责任尚未压实;境外教材选用管理“缺位”,管理责任和要求不明确。

《规划》及4个教材管理办法,正是剑指“细”“松”“弱”“缺位”的问题。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基础教育教材重点是进一步强化育人功能,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办法着重强调“统”和“细”,如将审核要求细化为政治审核、专业审核、综合审核、专题审核、对比审核等;职业教育教材关键是体现“新”“实”,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升服务国家产业发展能力,强化全流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等教育教材重点是处理好规范管理和学术创新的关系,着力打造精品教材,鼓励高水平学校和专家编写教材;境外教材选用办法强调既要改革开放,积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加强管理,坚持“按需选用、为我所用”,严格把关。

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国家在新形态教材建设上也做出了考虑。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高等学校新形态教材,推出一批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和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职业院校新形态教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一种植物的作文 春节英语小作文 超越作文600字 寒假作文题目 描写烟花的作文 尿急作文 宽容作文600字 雪的作文300字 非遗作文 爬山作文400字 温馨作文600字 三角梅 作文 周记500字作文 笔神作文 父爱作文600字 最喜欢的食物作文 路的作文600字 回家过年的作文 骆驼祥子作文 美丽的什么作文 关于团结的作文 生命的意义 作文 优秀满分作文 过年400字作文 优秀作文450字 第一场雪作文 荔枝 作文 汤圆的作文 我的生日作文 暑假趣事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