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奇迹:佛道共处千年 木兰山的道家又是如何打造它的仙居之境的?

2021-01-04 21:50:01
相关推荐

武汉历来都有“九省通衢”之称,一直是中部地区的交通中心和旅游集散地。木兰山位于武汉的黄陂区,距市区一个半小时车程。

木兰山山势险峻,寺庙众多,是佛教、道教的聚集地。黄陂木兰山古时属于西陵。明代诗人屠达称之为“西陵最盛,盖三楚之极观”。

是先有木兰山?还是先有木兰本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随着木兰参军的故事,不知道传唱了多少代人。

据传,汉代的木兰山脚下有一千户长,有一位名叫木兰的女子。她很聪明好学,而且武功很好。每天她都在山里练习武功,在山里和山外都留下她的足迹。山上到处都是她用过的竹箭,练就一身的英雄气质。

当时胡羌入侵,可汗下令出兵。木兰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男人,毅然代替年迈的父亲参军。12年后木兰凯歌回家。这时,漫山的竹箭变成参天大树,郁郁葱葱,花团锦簇,仿佛在迎接木兰将军的胜利,又仿佛在庆祝木兰的丰功伟绩。绿油油的玉兰树,红彤彤的玉兰花,被清风摇曳,呈现出一幅“玉兰参天绿”的美丽画面。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女英雄,家乡的人们在木兰将军之墓前立了一座巨大的纪念碑。明朝万历三十七年,山上建有木兰殿和木兰将军坊。从此,木兰山出名了,好似现在的网红打卡地。正如明朝诗人徐承颐所写:“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木兰与山名俱在,山并木兰争万古。”

据后人考证,木兰县始建于南齐时期。如果说木兰县是以山命名的,山是以人命名的,也就是说,木兰传说在南齐以前就广泛流传,并演变成民族精神的象征。朝廷以木兰的名义设立了这个县以表彰和奖励英雄。

其实,木兰民歌是在《木兰辞》中早有记载的,不管有没有木兰这个人,从时间上讲都是不可能的。山上有木兰树、木兰花等植物,很有说服力。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木兰山美景的热爱和对花木兰从军传奇人生的钦佩,每年都有大量的游人前来观光。

道教和佛教共处一山在中国很少见,但木兰山却是个奇迹。这两种宗教却在木兰山长期共存并繁荣昌盛,形成了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

现在,许多战争和恐怖活动都是以宗教的名义或宗教旗号进行暴力活动、宗教信仰已成为世界动荡的重要因素。木兰山道教与佛教的和谐共处,可以说是不同宗教也是可以和平相处的一个具体案例。

道教有着广泛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思想资源。如道教、儒家伦理、墨家、易学、阴阳五行、占卜、古代鬼神、巫术神仙、黄老思想等都被道教吸收和发展。

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儒释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排斥、斗争、吸收、融合。木兰山道教和佛教的建筑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木兰参军的传说,形成了独特的木兰文化。

木兰山是一个佛教和道教相结合的宗教建筑群,始于隋,兴于唐,盛于明,先后出现了七宫、八观、三十六殿、千余尊古佛的壮观景象。

道教建筑多分布在南天门之上,金色的屋顶与天空相连,给人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南天门以下多为佛寺,背山面水,有一种平和安定的感觉。两种宗教在木兰山和谐相处,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木兰宗教文化。可以说“佛中有道,道中有佛”。

木兰山的道观,都由师徒传承,共有宫观近40座,其中两座为“公庙”,就是木兰山共有的正殿。一个是“木兰将军”庙,另一个是“三官殿”。“三官殿”高大壮丽,却香火不旺。“木兰将军”庙在南天门的金顶上,昭示着人们对木兰将军的敬仰和崇拜,是山的核心。

木兰殿比山上大多数道观都要高大,观前有一座石雕牌坊,牌匾上刻着“唐木兰军”,据说是隋唐时期的器物。殿内有木兰神像,木兰经封印后身着军装,左边是木兰在替父亲参军前的模样,右边是木兰被受封后在家里,恢复女装的模样。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改革开放后修复重塑的木兰像。

木兰山上的宫观一座挨着一座,爬到山上的金顶大约需一个多小时。

木兰山从山门出发,经过一天门、雷祖殿、讲经堂、南天门、木兰寨、二天门、木兰将军坊、木兰殿、斗姆宫、报恩殿、帝王宫、三清殿、三天门到达建筑群的高潮——金顶、玉皇阁。金顶周围陡峭的石墙显示出它的威武。

站在金顶上环顾四周,山脚下的大地田园伸展得很远,直到看不见的远处木兰湖和仙河在雾霭中显现,那是一片天地精华滋润的沃土。

木兰山神奇的建筑方式

木兰山宗教建筑的特点是佛、道共存,佛、道融合。其他建筑则是在没有泥浆的山上,用石块交错压砌而成,即干砌墙体,有的高达3、4层。

在重建过程中,手艺精湛的工匠们并没有传承师父的绝技。现在,这座山上新建的寺庙除了少量劫后修建的干砌的宫观外,新建的则没有那样的风格和地方特色。

木兰山石材资源丰富多彩,除主楼墙体均采用石材砌成外,屋顶采用碎石铺砌,具有排水和排污的优点,可在房屋装修中回收利用。碎石作为铺路的主要材料,有利于透水透气和植物生长。同时,木兰干砌的宗教建筑从材料和色彩上体现出一种乡土朴素的美。

木兰山的宫观等建筑大多数是改革开放后重建的。

从西门楼到胜景广场,您可以参观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木兰山地质公园地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是世界上完整、典型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之一。

在地质公园里,娘娘殿的下侧有一块几十英尺高的大石头,向外延伸,令人叹为观止。上面有几个格子图案叫棋盘石。

从金顶西侧看在下山包处有一座玉皇阁。紧挨着她的是娘娘殿,是香客朝圣者上山求子最多的殿。玉皇阁的形状不像大多数寺庙那样正方形,而是呈现的六角形,看起来就与众不同。它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山上的一出文物。

木兰山的主要祭祀空间是金顶和玉皇阁,位于祈嗣顶和千尺峰。金顶作为建筑综合体的焦点,既是崇拜功能的高潮,也是建筑艺术的高潮。金顶平面为中轴线对称的矩形。内部空间柱网所用材料精良。三面坚固的墙壁,封闭的内部空间,昏暗的灯光,庄严的气氛。

金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它仰望时的雄伟感,更是古代建设者的巧借。远处山顶的玉皇阁被借来,成为金顶的陪衬,丰富了景观层次,增加了金顶建筑带来的视觉冲击。

金顶下来后从这里拾级而上,建于唐朝的玉皇阁坐落在海拔520米的山上,高10米。据说这是木兰将军凯旋归朝后朝廷赐冠的地方。整座建筑不是用瓦片木造的,而是用大小不同的石头交错干彻成的。

木兰山道教建筑群是典型的山地道教建筑。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受此思想的影响,木兰山建筑群的选址布局,以及对单体建筑的处理,都回归自然、顺应自然。道教崇尚神仙,提倡隐逸修炼。它相信神仙生活在美丽的山林深处。要到达众神居住的地方需要天路历程才能实现。

因此,木兰山道家建筑群布局结合地形,使台阶一步一步地向上走,通往山顶的漫长的朝圣之路象征着天路的方向。从建筑的环境特征来看,木兰山建筑群选择在巍峨的群山中营造一个“天外有天”的仙境。朝圣路线与山势的结合,充分体现了道教的朝天思想。

木兰山山峰陡峭,山路崎岖,这里有亿万年前的地质奇观,有佛教、道教的璀璨光芒,有汉代木兰将军的史料和传说,它不愧为西陵风胜景和江汉灵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从生活中学会什么作文600字 考研英语一作文万能模板 难忘的国庆节作文800字 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文 以烦恼为题的作文400字 我的动物朋友400字优秀作文 开心的一天400字作文 写动画片的作文300字 我为祖国点赞作文600字 植物作文三年级 英语一大作文多少分 以遇见为题的满分作文 我的心里话400字作文 属于我的小幸福作文600字 一段的旅程作文600字 语文五年级下册作文 感恩母亲节的作文300字 七年级作文遇见 我为环保做贡献作文300字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5篇 那一次妈妈哭了作文 一路有你相伴作文600 三月三的作文600字 我眼中的大自然作文600字 以乡情为题的作文600字 这就是我的承诺作文500字 选择是一种智慧作文 知足常乐作文800字高中 适度作文800字议论文 优秀高考满分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