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2021-05-13 10:15:01
相关推荐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第一课时 P122--12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众数的含义,学求一组数据的众数;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平均数、中数、众数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对比理解众数的意义,体会三种统计量的特点及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培养探究精神,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体验统计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意义及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

2、难点: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

教学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众数

引入语:当朝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的时候,国旗护卫队员护卫着国旗迈着矫健的步伐,英姿飒爽地走向升旗台。

(1)国旗护卫队行进的壮观场面。

(2)看了刚才的场面,说说你的感受。(生:队伍整齐、漂亮)

飒爽的英姿,整齐的步伐,代表着国旗的神圣与庄严。国旗护卫队共有36名队员,在挑队员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非常优秀,然后对身高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请看,他们的身高如下:

36名国旗护卫队队员身高情况:(单位:m)

1.85 1.85 1.84 1.86 1.86 1. 85 1. 85 1. 85 1. 85

1. 85 1. 85 1. 85 1. 85 1.85 1.85 1.85 1.86 1.85

1.85 1.85 1.85 1.85 1.85 1.85 1.85 1.86 1.85

1.85 1.85 1.86 1.85 1.84 1.86 1. 85 1. 85 1. 85

仔细观察分析这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大多数队员的身高都是1.85m,他们中最高的是1.86 m,最矮的是1.84 m)

师引出:嗯,同学们对数据观察分析得很仔细。今天我们继续来分析数据。

板书课题:统 计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例1出示

“六一节”快到了,重庆市要举行集体舞比赛,全校同学勇跃报名参选,经过一阵激烈紧张的海选,首先,选出了20名舞姿比较好的同学,接下来准备根据身高情况选出最后的这10名同学。这20名候选人的身高情况如下:

(数据见例1)

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最后入选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2.分组活动,寻找方法(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确定2组平均数方法,2组中位数方法)

下面大家分组交流交流。请看活动要求:

1、 分组交流,确定方法;

2、 根据方法选出10名队员,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3、 说说你选择这种方法理由。(过程中需要计算的地方可以用计算器)

3.汇报解决方法(课件出示每种计算方法和选出来的10名队员)

师:好,下面先请一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法。

(1)各组汇报方法,并说明理由

第一组:(平均数)说方法,选出了哪十名队员,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

第二组:(中位数)说方法,选出了哪十名队员,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

(板书)(1)平均数(1.475m左右)

(2)中位数(1.485m左右)

(这两种方法引起学生争论:平----中-----平------中)

师:听起来,似乎用求中位数这种方法也比较合理哟,哪组同学对求平均数这种方法还要作补充说明的呢?(平均数组发言)

师:再请选择中位数组的同学说说你的看法呢?(中位数组发言)

师:那其他组同学有什么看法呢?(出现第三种方法:选1.52米左右的合适,并说明理由:因为在20人中大多数人是1.52米)

(板书)(3) (1. 52m左右)

(2)统一认识

师:哇!现在出现了三种方法,到底哪种方法比较合理,请大家再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看法.(课件出示三种方法选出的"人)

(众数组发言:这种方法选出的人身高更均匀)

师小结:刚才同学的辩论很精彩!

其实这三种量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只是它们描述的角度和适用的范围不同,到底采用哪种统计量,还得根据数据的特点和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而刚才各方选手都从自己关心的问题来进行思考的。但是,从参加集体舞比赛这个角度来看,身高均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所以,大家认为那种方案会更加合理呢?(第三种)嗯,因为这种方法选出的队员身高更均匀。(课件突出“均匀”)

4.认识众数

(1)揭示意义

师引出:像这样,在这组数据中, 1.52出现次数最多,在统计学上,把它称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它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猜猜看“众数”的众字,是那个众。(课件演示) 再看看,这段话,你觉得那些词句最能体现众数的特点。

板书:出现次数最多

反映集中情况

(2)掌握找众数方法(小小比赛)

过渡:刚才我们知道什么叫众数,那你会找出一组数的众数吗?(会)那就试试看!比一比,谁是火眼金睛,最先找出众数。

(课件出示“试一试”)

五(1)班20名男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次)

19 31 26 29 31 31 34 33 31 31

25 27 31 36 37 31 29 26 30 31

追问学生“为什么你认为众数是31呢?”(生:31出现的次数最多)

过渡:这回合还行,有信心挑战下一回合吗?(有)请接着看!

2、认识一组数中有2个众数和没有众数的情况

(课件出示““议一议”分四次动画出现)

学校举行了口算比赛,四(1)班和四(2)班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四(1)班:98 90 98 98 87 85 96 87

98 93 98 87 92 87 87 100

四(2)班:97 85 92 86 84 96 93 87

89 98 95 99 88 90 91 94

师追问:从这两组数据的众数情况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引导生小结: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三、回顾小结,明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

师:现在咱们对众数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大家一起回忆一下,这三种统计量到底有怎样的区别呢?(学生自由发言,主要从计算方法上和意义上分别加以区别)

平均数:与所有的数据都有关系。

中位数:与数据的排列的位置有关系。

众 数:与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系。

四、拓展练习

过渡:现在同学应该对三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了。那你能在实际问题中作出合理的选择吗?请同学打开书123页,完成做一做。

1.做一做书123页(课件出示)

学生汇报

2.小淘招聘记(课件做动画)

师:请看动画片:小淘应聘记。

(1)仔细观察表格,你有什么想法?

(2)你认为用怎样的数反映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比较合适?为什么?

3.合理选择

过渡:从这则故事中,咱们又一次发现,这三种统计在实际生活中,一定得合理选用。那下面这些问题,你打算如果选择呢?

(1). 要反应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哪一种统计量比较合理?

(2).五年(1)班有50人,五(2)班有45人,要比较两个班成绩,应该选取哪一种统计量比较合理?

(3).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取哪一种统计量比较合理?

师:对,只有我们弄清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反映的特征,和我们所要解决的实际的问题,才能做出比较合理地选择。

五、全课小结

数学文化的渗透(生活中的“均码”选举、调查销售情况等)

结束语:。

六、板书设计:

统计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 (1)平均数(1.475m)

反映集中情况 (2)中位数(1.485m) (3)众 数(1.52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500字 描写水果的作文 我爱我家的作文 感谢父母的作文 节约用水的作文 亲情的作文600字 描写事的作文 责任作文600字 关于桥的作文 我的收藏作文 传统美德作文 小学同步作文 最美逆行者作文 初二作文大全 知己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 500字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题 机遇作文 秋的作文 昆虫作文 作文我的理想 亲人作文 高中作文范文 中考语文作文 学生作文 我家的春节作文500字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 成长类作文800字 赏花灯作文